两种。
一种是这些人低头忍了,但心里依旧不服,难免在背后成天嚼舌头。
第二种就更不好了,集体造反,扯旗离开。
撒泼,发脾气当然痛快。
可逞一时之快,却容易坏了大事。
若让这剧组停摆,或者最终成片效果大不如前,自己可就亏大了。
一部好作品不是一个人搞出来的,得一个团队上下齐心,各司其职。
太阳虽然离了谁都转,但在剧组一意孤行的结果,可能是让一部好作品成为二三流,甚至不入流的作品。
典型案例就是《霸王别姬》。
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当陈诗人飘了后,剧本不停理芦苇,镜头不理顾长卫,剪辑不用裴晓楠。
更不再搭理拉起班子的徐枫大姐。
这位不光是宝岛著名影星,还是汤臣集团的老板娘。
没她的面子和资金支持,也搭不起这班子来。
当陈诗人只剩下一意孤行后,结果就显而易见了。
张远为了自己,也不能将剧组大换血。
因为这部戏终究是有香江血脉在的。
给这帮人都赶走,那其余人的人心也会散。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但什么都不做,假装无事发生也不行。
反倒显得自己软弱无能,以后谁都敢欺你。
老子在行业里还混不混了?
类似的事,大明亦有记载。
大明留学生朱祁镇御驾亲征,结果在蛮族那边成了“人体艺术”的表演艺术家。
好不容易回国后,发现龙椅上的人不是自己了。
放到现在,就相当于郭德罡出国一趟后回家,发现德远社的法人改成了于思洋。
当然,无论是前一桩还是后一件,那都是于谦干的。
没有反击手段可不行!
必须见点红才能了事。
所以在“巡场”一圈后,张远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同时又倒满一杯,面相洪金保。
“大哥大,我敬你。”
“来,喝!”
洪金保也爽快。
张远给面子,让我做主座,这叫尊重前辈。
大哥大也挺好面的,老一辈都这样。
不蒸馒头争口气。
同时见张远让他做主桌,说明拿他当回事。
他知道今天准没好事。
这哪是吃饭,分明是鸿门宴!
“大哥大,有件事我想拜托您。”干完一杯后,张远握着对方手,非常诚恳的说到。
“什么事,你尽管说。”
“您是业内资深,不光见多识广,认识的人也多。”
“这才来到《叶问》剧组后,我觉得功夫片还大有可为。”
“并非像大家说的那般已经彻底没落。”
“既然这样,我想早做打算。”
“日后说不准还得经常拍摄功夫片,可我年轻,经验缺乏,自知难当大任,需要有能力的人来帮忙。”
“我就是想问问,您是否认得志同道合,又擅长拍功夫片的导演,能给我介绍一下。”
张远语气和煦。
可这话落到桌面上,却如寒冰坠地。
尤其是另一侧的叶伟性,汗毛都竖起来了!
要找一位擅长拍功夫片的导演?
说是日后合作,你确定是日后?
还是现在就要找人把我换了!
叶伟性颤抖着推了推眼镜。
整场过半,张远都没说过一句硬话。
更没有指责过他。
但现在一开口就是王炸!
他这才想起来,之前想要换主演的借口之一,就是片子才开拍,换人也不浪费镜头。
是啊,片子才开拍。
不光换主演不浪费,换导演也不浪费!
他想到这里,才发现张远正眯眼看向他。
孙贼,攻守易型啦!
俗话说的好,擒贼先擒王,骂人先骂娘。
搞小弟有什么意思?
要搞,就得拿匪首。
《三国》中给曹操头风都骂通的那篇“讨贼檄文”,陈琳就是从祖上是太监骂起,一路说到孟德挖坟掘墓。
古人都知道,骂街都是打根上骂的。
洪金保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