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李世民穿越魏帝:从高平陵奋起 > 29.杜预之能

29.杜预之能

那杜预,字元凯,出身京兆杜氏大族。

生得面如冠玉,唇若涂脂,长身玉立,风度翩翩。

虽长在官宦人家,但不是那种只知享乐的纨绔子弟。

他从小博览群书,勤于著述,爱好广泛,尤喜钻研政事、经济、法律、历法、史学和工程等科目。

正始九年,二十七岁的他,因撰写《春秋左氏经传集解》而名噪一时。

时人评其博学多通,学识远到,儒雅之士也。

杜预因此出仕议郎,不想此刻却突发高平陵事变,导致中枢易手。

时任河东太守的其父杜恕,因上书批评司马懿而被发配,幽禁三日后,竟离奇死亡。

此事一出,杜预便相当于进了司马懿的罢黜之列,不可能再受重用了。

杜预素有大志,不想因此沉没,得知天子已至许都,便在葬父后,只身去寻以前上司陈泰,因而得以留在其身边参赞。

杜预得了诏命,受了陈泰嘱咐,知道轻重,便星夜乘追锋车出发,不两日,便到了下邳。

得知天子使者到来,王基不敢怠慢,当即出府相迎,接入正厅。

待宣了诏命,双方分宾主坐定,杜预一脸云淡风轻,王基心中却是极为惆怅疑虑。

天子巡幸到徐州,按理,他应当亲往恭迎,毕竟此刻大魏法统未乱。

若他不去,便将坐实藐视悖逆之名,非但声望受损,还可能导致天子名正言顺地罢黜他。

他深感被动,却又不好表现出愁眉不展,只得拿眼去瞟单固。

单固于是谄笑着向杜预回禀道:

“天使容禀,我家使君向有癫痫之疾,不时发作,发作之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甚至有不测之危,医士嘱咐不可乘坐车马,以致颠簸,导致发病,所以,还请天使禀明陛下,到时,可否容下臣代为朝见天子。”

“正是,正是。”王基顿作疲苦,愧疚之态。“我已得此疾多年,苦恼已久,只恨不能早日康复,得以朝见天子,唉……”

杜预暗自好笑,面上却是波澜不惊,温声关切道:

“此疾可得好生调养为好,使君切记保重!”

他不随王基的套路去走,而是忽然拿出这几日亲自制作的铜漏,笑着道:

“元凯有一物,想要送与使君,不知使君肯笑纳否?”

这铜漏便是沙钟,将细沙从一个容器流入另一个容器,以测定时间。

“天使也太客气了,伯舆求之不得啊。”

王基连忙着人接了过来,见此铜漏甚是精美,远过府中所用,不禁一惊一喜。

杜预从陈泰处得知他不喜财物,颇为廉洁,便想到了以自己最近发明的铜漏为见面礼。

他随即讲述此漏的好处,侃侃而谈道:

“我朝现用铜漏只可精确至三十息,元凯为此改良了机扩,此漏,已可精确至二十息,计时更为精准,使君作为方面大员,有此铜漏,当更易做事了。”

“哎呀天使,伯舆先前只知你明晓经传,尤爱左传,不想竟还有这样一双巧手,真是一代佳人呐。”

王基顿为面前的新式铜漏所吸引,不住观赏,不禁忘了此前的烦恼猜疑。

他最喜实用之物,本来先前还对杜预满腹疏离,这时也不免生出几分好感来:

“此漏罕见,比我府中之物好上百倍,伯舆要多谢天使了。”

杜预随即又起身,为他详细讲解起铜漏的原理及用法来。

两人一时有说有笑。

待说完铜漏之事,杜预又笑言道:

“使君,日后元凯要仰仗您之处可多着啊,使君乃陛下爪牙,国之重臣,元凯离许之时,陛下还亲自对我说‘王刺史廉明干练,治理地方,屡著殊勋,有他镇抚徐州,朕无忧矣。’”

这自然是他胡编乱造的。

“陛下竟如此看重臣么?”王基脸上有些惊疑不定。

“何尝不是?”杜预脸上尽是羡慕之情。“元凯亲耳所闻呢,正始初年之事,朝中还屡有人谈,陛下也因此常赞使君神算过人呢,若是元凯能得陛下如此看重,不枉此生矣。”

正始初年,孙权在建业集中大军,扬言进攻扬州,朝中大臣无不为此忧虑。

只有时任安丰太守(在扬州南,属于魏吴前线)的王基上书,独持镇静,称孙权不久必自行退兵,朝中皆不以为然。

可不到半月,孙权竟真的遣散兵马,未有进犯。

人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