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
曹芳大为高兴,随即又慰劳了其他主要文武。
而后又忍不住遥望着眼前辽阔壮美的原野,一时意气风发,精神昂扬:
“如今豫、扬、兖、徐四州都算是拿下了,等到再拿下青州,讨贼新军稍有所成,后方稳定,朕便可以放心与那司马老贼痛快一战了。”
当然,此刻只是收回了下邳、琅琊、东莞三个郡国,徐州其他三个郡国因为还没有得到下邳巨变的消息,没有正式表态效忠,就还算不得是彻底稳定了徐州。
曹芳因此决定暂时保留徐州别驾王彧的官职,以他做榜样,利用他在徐州的影响,以稳定徐州人心。
近日以来的种种变故,王彧也算是对曹芳的手段有了初步了解,不敢再像王基那样耍滑头了,决定老老实实的给天子效力。
曹芳随即与众人进入下邳城。
为了尊崇元老,他又让王凌与自己同乘金根车。
得到这样前所未有的恩遇,也是把这位老将军感动得一塌糊涂,鼻涕眼泪流下了一大滩。
下邳士民得闻天子竟然驾临,无不大感震惊,这可是多少年来的头一遭啊。
大多数人皆是感觉受宠若惊,纷纷走出家门店铺,或在阁楼上观望。
普通黔首也不知见天子的礼节,见有人带头跪下,便都纷纷跪伏在大街两侧,呼喊着“陛下万年无期”“陛下英明神武”之类的祝福称颂之语。
“看来大部分徐州士民还是忠于大魏,懂得好歹的嘛,只要朕不亏负他们,他们便会竭诚拥戴朕。”
曹芳见到迎接人群恭敬欢喜密集盛大,忍不住感慨着,赞美着。
“魏国几代先帝养育他们,此刻正是他们应当效力之时,陛下何不趁此机会征发他们为国效力?徐州甚是广大,户口数十万,若每户抽丁一人,便可得数十万兵员,以此讨伐老贼,他必定无法应付,必败无疑。”
王凌深知民众的潜力,便是这样打算着,想要将徐州的民众完全利用起来。
曹芳只是勉强笑了笑:
“老将军杀贼报国之心,朕极为感动,只是……全面征发,用民太过,朕恐失人心呢,士民虽然此时也是真心实意迎奉我,但若当真因此自鸣得意地肆意征发损耗其利,以致其生计严重受损,让本就艰难的他们雪上加霜,他们的态度可不定还会如此刻这般欢呼了,说不得还会在后方咒骂生事,所谓水能载舟,亦能复舟,便是这个道理。”
说完不禁想起从前隋炀帝滥用民力,动辄征发百万黔首征讨高勾丽,以及其他大型营造工程,以致弄得民间怨声载道反叛不断的往事,就更不愿对民力进行不知节度的使用了。
每征发一名黔首,便有十数人须得为此遭受连带影响,以致无法进行生产,到头来变得更加贫穷,从此成为祸端。
他自己当年征讨高句丽时,便再未像隋炀帝那班动辄百万大军了,而是每次只使用十余万人,尽量减少对士民的影响。
如此,方才保持住了民间对自己的忠诚。
在他看来,忠诚主要不是靠威胁恐吓命令得来的,而是让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皆能得到利益,皆不损害对方的根本利益才可得到。
王凌为官数十年,听了曹芳的话,也不禁大受启发:
“陛下是从人心出发看待利弊呀,此可谓考虑深远,老臣实不能及也。”
曹芳不禁笑了笑:
“老将军谦逊了,你主宰方面十余年,见识极多,经历极广,处事也很迅捷,朕一直非常敬佩的,话又说回来,兵在精而不在多,多练精兵,善用民力,亦可克敌制胜。”
“陛下英明!”
王凌不禁一脸崇敬地看着他,深感大魏中兴有望。
两人就这么一路畅聊,不知不觉间,已到了刺史府衙。
曹芳随后便大宴功臣将士。
他为功臣们在府衙大院摆宴,将士们则在军营中吃筵席。
众人直吃得日落西山,醉意朦胧,肚子滚圆,这才尽兴散去。
次日,功臣将士们又各自得到了封赏,又是一场皆大欢喜。
王凌加升太尉,兼领徐州刺史,待徐州稳定后再回许都。
王经升为下邳太守。
诸葛绪升为讨寇将军,王广授为讨寇护军。
随后将组织一支由徐州本地兵组成的讨寇军归他们指挥训练,以备讨伐司马懿。
杜预则升为尚书郎。
其他人亦各得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