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雄英思绪纷飞的同时,“大探险”队伍中最幸运的一批人已经开始着陆了。
从安排出海之初,朱雄英便定下了众多的目的地,除了要去探索诸如美洲,大洋洲,非洲等未曾接触的新大陆之外,也对已经多有沟通的琉球,吕宋,安南,占城,三佛齐等地都派遣了探险队。
这些队伍相比要去探索未知新世界的队伍,可以说是十分的幸运了。
张开杨就是这些幸运儿中的一个,他作为庐州府下属县区的一个小主印官,很自然的在空印案爆发后被带到了廉政学院,并在那里接受了朱雄英的“航海教育”。
这是一个很善于经营关系的年轻人,在学院期间就和主事方克勤等一干管理人员打成一片,所以当他抽到“占城”这个别人梦寐以求的目的地的时候,很难说这是真的好运爆发,还是有什么别的猫腻。
不管中间的过程如何,当张开杨及他的探险队看到占城国都佛逝城的最大港口——尸耐港的时候,距离他们从应天出发也才不到两个月而已。
也许这真是一支幸运的队伍。
“张队长,这就是占城的国都了,这趟旅途是真的顺,我走了这么多次占城,这是最顺利的一次了。”
一个四十多岁,面容黝黑的汉子看张开杨在船头看不远处的港口,便主动上来搭话。
“老卢啊,你来过占城几次。”张开杨回头看了眼黝黑的汉子,语气轻松的问道。
“算上这次,已经有八次了,洪武爷禁海之前跑了五次,后来又受松江府的秦家雇佣,也跑了两次。”说着老卢面容堆笑,“前面几次每次不说是九死一生的局面,也都是要经历一些风浪的,唯独这次,嘿嘿,顺的像是在我们老家的鱼塘里划船。”
这个老卢是一个行商,多年的走私经验让他对占城多有了解,这也是朱雄英当初选人的原则,不管这人怎么样,只要有用,就可以带上。
“是啊,这么看,也许再过两个月,我就能回到庐州府继续做官了,哈哈哈~”张开杨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老卢,靠岸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我再去准备一下献给占城国王的礼物。”
探险队伍出发之前,朱雄英给每个队伍都发了一封盖了自己皇太孙印鉴的通行文书,以彰显探险队是代表大明而来的。
本来朱雄英是想让朱元璋来给出具这个证明的,但是老朱不肯,认为这些罪臣算不上是大明的使节,万一拿着官方证明胡作非为,有损大明的威仪,后来他又去找朱标,结果朱标也不愿意,没办法,他就自己给弄了个不够正式的“皇太孙出品”的文书。
只是这个通行文书能有多大的效力,朱雄英就摸不太准了。
张开杨的船队缓缓靠岸,港口的伙计们开始蜂拥过来,这些皮肤黝黑,个子矮矮的阿三族人都是从德里苏丹国流亡而来的,他们以在码头装卸货物为生,此时都满脸渴望的看着船上的主顾,希望他们雇佣自己来卸货。
老卢却没有理会这些黑黑瘦瘦的阿三族人,让船员驱散这些人之后,径直下船去找港口负责的人对接沟通。
在港口管事的以占族人为主,还有少量的华人,这些华人大部分都是宋朝的遗民,为躲避蒙元兵锋下了南洋,到如今也都繁衍了数代人。
只是此时在尸耐港负责接洽却是地地道道的大明子民,如果前任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见到这两位朝思暮想的故人,一定会兴奋的跳起来。
曹阿满没有想到,会在佛逝城见到大明官方派出的船队,他对此感到十分的不安。
“难道是那个老锦衣卫又追来了?”他心中暗想,不由得有些烦躁。
“二弟勿慌,这船队是从应天府来的,那老狗现在还在安南像个傻子一样在查我们兄弟呢。”满面冷笑的胡西津扇了扇手中的折扇,继续说道:“何况为兄与那黎公一见如故,黎公虽不敢直接做了那老狗,但是他的眼线却一刻也未曾离开,若是他离了安南来了占城,黎公必会传信于我。”
见被胡西津看透了心思,曹阿满苦笑一下:“不瞒兄长,小弟一直觉得那黎公用我兄弟二人来这占城为间,是把我们兄弟当成了可随时放弃的卒子!”
“呵,黎季犛何许人也,安南之王莽!这种人你难道还想真的与其交心?”胡西津面露不屑,“说到底,也不过是小国蛮夷,他利用我,我又何尝不是利用他!至于谁是谁的卒子,也未可知!”
“兄长这么说,想来已是成竹在胸,如此小弟就放心了。”曹阿满向胡西津施了一礼,恭敬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