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明末,从忽悠天启开始炮平天下 > 103大明药丸(2)

103大明药丸(2)

皇子登基,主少臣疑,那可就真的热闹了。”

李云龙记得王恭厂大爆炸的时候这个皇子也死掉了。

但他不确定历史会不会因为他的穿越改变,所以他没有预言这个皇子的死亡,而是说:“咱们来猜猜皇帝明年死掉会出现什么情况?”

何沧海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

“现在朝堂上没有一个张太岳那样的人物能够稳定朝局,阉党和东林的党争又是你死我活,如果皇帝年幼不能理政,最终不是宦官专权就是东林党起兵清君侧。

大明不比汉唐,自立国以来一直严防宦官弄权,阉宦只能作皇帝爪牙却难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应该是东林党清君侧会更容易一些。

大乱将至,大乱将至啊!”

茅大通沉吟一下后也说:“虽然从去年开始皇帝重手打压东林党,但东林党势力遍布朝野,后头又有江南世家豪绅为后盾,他们必然不会坐以待毙。

现在阉党能够压住东林党靠的是有皇帝撑腰,他们可以借助皇帝的大义名分。

但皇帝一死阉党便失了根本,反而东林党可以挟东南士林汹汹民意,只要大呼一声翦除权阉就可以站在大义名分一边。

如此则攻守之势异矣,东林党绝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所以这场争斗绝对会是腥风血雨。

最后的赢面儿嘛,还是东林党大一些!”

李云龙不得不说混过朝堂的人教出来的徒弟眼光就是不一样。

李云龙又抛出一个让茅大通和何沧海没有想到的假设。

“皇子明年才一岁,很容易夭折的吧?万一是兄终弟及呢?”

“兄终弟及?”

茅大通和师兄又惊疑地对视一眼,然后说:“皇帝只有一个弟弟,封为信王。

如果是信王登基,那么只怕阉党更要早早败亡。”

李云龙问:“为什么?”

何沧海解释道:“魏忠贤一个不识字的人已是司礼监秉笔、提督东厂,众多朝臣阿附于他。他的势力这么大,一个没有什么根基的藩王不怕大权旁落吗?怎么敢用他?

而且刚刚看到邸报上说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封肃宁候了,可见魏忠贤已是宠极人臣。这样新登基的皇帝想要施恩笼络都不好办,新的皇帝怎么用魏忠贤?

所以如果信王登基后想要有所作为,就肯定要先清算魏忠贤!”

说实在的李云龙都没想到这一层。

他刚才还想强行预言崇祯上台后弄死魏忠贤的,现在看来不需要了。

因此他直接说结论。

“现在皇帝不遗余力扶植阉党,正在用太监控制朝政。皇帝死后无论是东林党反攻得手还是信王登基清算阉党,却都是完全反着来,朝堂必然会有巨大动荡。

大明这条破船本来就只能勉强维持,发生这么大的动荡就要散架了。

何况现在北方建奴不断攻伐,南方用兵花钱如流水,又有频仍天灾,所以这一场大动荡便会把大明送到灭亡的路上。”

茅大通和何沧海这么多年来都在竭尽所能寻找大明将要倒掉的证据,李云龙这个判断正中他们下怀,所以他们立刻点头表示认同。

林芝荣和吕虔深受茅大通和何沧海影响,而且他们深知这两位对大明的朝局有深刻的见识,所以看到两人点头便也跟着点头附和。

韩盛刚才虽然听得有点儿迷糊,但感觉李云龙说的很有道理。他又看到茅大通和何沧海都认同李云龙便也没有异议。

梁春分、李义海和赵三强没怎么听懂李云龙对朝局的分析,但是他们认为这么多比他们见识高的人都认可李云龙,便认为李云龙肯定是没错的。

李云龙见火候到了就继续说道:“天启皇帝死后,魏忠贤肯定是要倒台的,只是或早或晚的问题。

现在阉党大肆宣传是魏忠贤把我引荐给皇帝才取得觉华岛大捷,皇帝给魏良卿封伯、封侯也是因为此事。

他们的目的是想借助此事来证明天启皇帝受命于天,任用魏忠贤乃是顺应天意。”

然后他又问茅大通和何沧海:“如此一来,无论是东林党还是信王,他们想要动魏忠贤的时候咱们能够独善其身吗?”

何沧海答道:“这是肯定不能的。

这种情势下无论是东林党还是信王,如果想要坐实阉党是奸邪就不能放过咱们,否则他们动阉党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口诛笔伐时便底气不足。

所以东林党和信王要动阉党,就肯定会把龙哥儿与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