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确实可以轻易突破邓县,从而进军到新野。
想到这里,吕布当即命人叫来最近投降自己的纪灵,对他下令道:
“纪将军,你带着十几个士兵假装邓县附近的村民,前往县城内买炭。
“务必弄清邓县内大致有多少守军。”
“末将领命!”
纪灵倒是一如既往地忠厚,任劳任怨。
袁术死后,他也无条件选择了效忠自己。
吕布重新看向手中的字条。
“断粮道”自然是指切断从新野城到敌军前线的粮草补给。
用兵数量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所需消耗的粮草也越多。
虽说随着曲辕犁和龙骨水车的全国普及,全国百姓的粮食产量都大幅提升。
很多百姓也都知道这两项发明来自他吕布之手。
但十万大军所消耗的粮草也是格外巨大的。
粮食产量虽然增加了,不代表士兵们的消耗就减少了。
而是木牛流马这种高级却复杂的运输手段。
除了吕布军和现在有诸葛亮加入的刘备军,还没有其他势力能够掌握。
前线士兵随身携带的粮草固然能支持一段时间。
但后续也需要源源不断从后方将粮草运往前线,才可以弥补前线的消耗。
不过粮道向来都是比较隐蔽的。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新野城便是对方的粮道中转站之一。
只要能拿下新野,自然可以断绝敌军的其中一条粮道,给对方带来巨大的粮草压力。
如果曹操得知新野城被攻,一定会回来驰援。
若提前在大复山埋伏敌军回援的军队,就有机会擒杀曹操!
这就是所谓的“伏大复,擒曹贼”。
在诸葛亮眼中,曹操始终都是灭汉的“曹贼”。
这一计看起来确实不错,可事实真的会这么顺利吗?
如果曹操提前知道了大复山有埋伏,那么埋伏在大复山的伏兵,反而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所以这诸葛亮究竟是真心实意地帮助他,还是在给他挖坑……
吕布显然更偏向于后者。
不过不得不说,这纸条确实给他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而且新野城也必须要进攻!
只有这样,才能从侧翼给予江夏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