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镇妖山 > 第13章 立于朱雀台

第13章 立于朱雀台

清风城不仅为大虞王朝十三主城之一,还是大虞王朝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城。

城内人口之多足有数百万户人家,又因为地利交通,往来商贸络绎不绝,清风城之繁华更是在炎州罕见。

这天,清风城内喧哗无比,只因为城内最高楼朱雀台上来了一位乘鹤仙人。

朱雀台下早已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有官兵穿梭其中,维护秩序。也有说书老人,干脆在朱雀台旁临时搭了一个台子。老人坐在上边,观察着楼上仙人举动,然后随意捏造故事,引的百姓们纷纷往台子上面扔出赏钱,台下一个身着陋衣的少年则眉开眼笑的拿着竹篮,将赏钱一一装在竹篮中。

老人往桌子上一拍醒木,装模作样的吹胡子瞪眼,抑扬顿挫地说道。

“那头大妖,道行足足有一万年,那家伙生得恢诡憰怪,狮子的头颅却生着鹰嘴,背后有双翅展开来遮天蔽日,身后长着一条披满鳞甲的尾巴,轻轻摇动便似有狂风呼啸之声传来。”

“那大妖正要张开血盆大口,一口便要吞下那古城内数十万平民百姓,就在此时,那仙人从云上悠悠而来,只见这仙人乘云驾雾,鸾姿凤态,手持一把道家佛尘,只轻轻一挥,顿时间那大妖上空便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仙人问,为何无故伤人?”

“那大妖却并无回答,依旧张开大口朝城内吞吸而去。”

“见状,那仙人便凝目怒喝,朝那大妖两指一并,轻轻一点,其上便有无数天雷而落。待到雷霆落毕,城外大妖早已没了生息,只留下一副焦炭般的庞大妖躯体......”

朱雀台下,听众们不断喝彩,一个落魄书生也插穿其中情不自禁跟着双手鼓掌,大声叫好。

书生听到兴尽处,便忍不住抬头看了看那朱雀台。朱雀台高有数十丈,以书生的目力,远远看不到上面风景。书生便感到有些可惜,只恨自己身无分文,无法支付附近酒楼高昂的“站台费”,不然站在更高处想必总能目睹那仙人面容一眼。

朱雀台上,一中年男子正抚须笑看着台下老人,其生得面如冠玉,温润儒雅,其身旁还有一人高的仙鹤立在台上。

中年男子正是不久前乘鹤归于朱雀台的仙人。

曾于北边极苦之地证道,后访仙于东海,如今终于归来。

仙人手拿拂尘,先看了眼说书老人,其后目光便停留在那落魄书生身上。

仙人只笑着说了句“好一个天生道种”,随后轻抚佛尘,清风城内便下起了一场绵绵细雨。

有修道人立于细雨中,很快就发现这雨中竟然蕴藏丝丝灵气,便连忙原地坐下,盘腿打坐以求炼化更多灵气。凡夫俗子淋浴这场细雨,只觉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却不知自身体内大小疾病早已被雨水冲刷殆尽。城外,几个离化形还剩一点道行的小妖,接受这场雨水后,变成了一个个身无片缕的少年少女。

蓦然化形的小妖们,便感激涕零的朝城内磕头跪拜。

这正是一人得道,举城飞升。

很快细雨落幕,仙人乘鹤而来又乘鹤而去。

朱雀台下,说书老人只是笑看不远处,那怔怔出神的落魄书生。书生还不知道,一场绵绵细雨过后,其已从一介凡夫俗子,成为了一名地玄境巅峰的修道人。

可谓是一步登天。

顾年行走在章邯国一座无名小镇中,既然已经送出三张大符,顾年自觉没有必要再继续留在大虞境内,可以返回青州镇妖山了。

于是便来到这章邯国,准备散散心。

章邯国不过是大虞王朝的附属小国,面积不过百里之地,其内更是无一家仙家门派。只有大虞王朝派来的几个修道士常驻此地,以防止妖兽作乱。

顾年很喜欢这座小镇,总觉得这里和自己镇妖山下的小镇差不多,一样的民风淳朴,没有争乱。

顾年手里拽着一根两文钱买来的糖葫芦,一边闲逛一边打量这座小镇。

小镇有三个巷子,一样的寒酸破旧。三个小巷交接处,建有一座学塾。顾年抬头看去,其内正有白发苍苍的夫子讲课,学童不过十几人,此时一半在小鸡啄米似的点头,似乎就要睡去,另一半则无精打采摇头晃脑的跟着夫子,一起念诵《诫子书》。

顾年觉得有趣,便打算停下来看一看夫子讲课。

有个眼尖的小子无意中瞅到了这个身穿道袍的年轻人,突然间打起来了精神。

小镇上不是没有道士,可那些道士们全都一个个白发苍苍,哪有眼前这人这般年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