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轩开始动手,他先将聚变用的氘化锂放到中间的立方体之中,然后又用机械释放装置,分别将两个柚粒放到两边的立方体内。
没多久,两个立方体就分别发出噗的一声放屁声,一股微弱的气流涌了出来。
“咏唱真的有用,虽然最后还是漏了。”
又过了一会儿,等柚粒充分裂变后,林轩同时取消了三个立方体间的门开关,然后就是一声更大的放屁声。
听着这熟悉的声音,林轩知道,他成功了!
打开数据面板,他果然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奇迹点。
奇迹点:聚变之光(a)
ps:要是你的实验被专家们知道了,估计有不少人要怀疑人生了吧。
林轩的嘴角抽了抽,这破面板,就爱吐槽。
“算了,不管它了,还是继续下一步实验吧。”
这次的实验,是之前实验的进阶版,之前的聚变材料是氘化锂,难度比较低,这次的是液态的氘,难度高很多。
林轩打算以氘化锂的爆炸,来压缩液态氘,让它也产生聚变。
这次的实验,一共要用到七个空间立方。
左边一个氘化锂聚变组,右边一个氘化锂聚变组,中间再夹住一个装液态氘的。
远远的看去,这玩意就像一根横着的棍子,十分的有意思。
咏唱完毕,空间立方生成,放置好材料。
第三次实验,开始!
噗!
噗!
几声放屁声,柚块裂变成功,氘化锂的聚变也成功了。
最后就看能不能成功压缩液态氘,进行最后的聚变了。
等了十分钟,等氘化锂的聚变充分完成后,林轩才撤销最后的门开关,然而,预想中的放屁声并没有出现。
最终聚变失败!
“果然,两个方向的压缩,还是太勉强了。”
“看来,得多加几个方向,同时压缩才行。”
从两个方向进行压缩,液体氘最终会被压缩成一个平面,要是再多两个方向的话,那会被压缩成一条线,要是六个方向同时压缩,则最终会被压缩成一个点。
很显然,平面的体积要比线大,线的又比点大。
既然压缩成平面行不通,那就只能压缩成点了。
林轩重新设计了实验,放液态氘的立方体的六个面,都紧贴了一个氘化锂聚变组,远远地看去,这玩意就像一个海胆,只是刺少了点,只有六根。
第四次聚变实验,开始!
随着六个方向的门开关同时打开,林轩终于听到了一声悦耳的放屁声。
“成功了!”
林轩高兴得整个人都蹦了起来。
尽管知道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真做出来后,林轩还是难掩内心的激动。
毕竟,这可是无数科学家,无数人类的梦想,居然被自己一个人给做出来了,这能不激动吗?
林轩平复了一下心情。
接下来,就是将聚变所得到的能量,导入到装满水的20x20x20的巨大空间立方中。
对了,巨大空间立方是分成两半的。
中间用门开关隔开,一边是氢弹加热区,里面没有管道;另一边是外循环水加热区,有金属管道,之所以分开,是为了避免氢弹加热水时,破坏了金属管道。
氢弹加热水的过程很顺利,没出啥岔子,但当林轩取消门开关,两个区的水混在一起时,出事了!
因为高温高压,大量的水蒸汽从金属管道和空间立方的连接处喷涌而出,并很快蚀穿了金属管道。
那喷涌而出的恐怖蒸汽柱,冲到百米开外,就连地皮都被刮走了一大块。
还好林轩躲得快,不然他就得像二代土影一样,全身都得缠绷带了。
“果然,空间门和金属管道的连接是一个大问题,就算我加大了金属管道交接处的圆盘,让它尽可能地夹住空间门,但还是避免不了蒸汽泄露的问题。”
金属管道一头在空间立方内,另一头穿过预留在空间立方墙壁上的洞,连接到外面的蒸汽轮机,这样才能利用空间立方内的热量发电。
而这个设计,就生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金属管道和空间立方墙壁间,该怎么进行密封?
毕竟,空间立方的墙壁说到底只是一个空间门,都不能算是一个实体。
林轩为此挠破了脑袋,直到他拿起保温杯,准备喝水时,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