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厂排队等货,时间只有一个来月,现在更是除了现金,还得有他或镇长或书记的批条才能拿到货,蛋鸡饲料生产线满负荷生产,连续两个月利润超过10万元,镇委镇政府已经决定,等姬羽从美国回来,立即启动饲料厂二期工程,力争在年底达到年产两万吨产能。令人高兴的是,工商银行领导找到邱林华,希望他以饲料厂一期生产线作抵押贷款200万,作为二期工程建设资金,就是说,不用各位股东追加投资,二期工程就可以上马动工,这简直是无本生利。
目前的桥西镇,除了汽修中心,饲料厂当属第二大朝阳企业,很可能明年年初饲料厂就能成为创税第一的企业,在整个燕州市工业普遍处于低迷状态期间,饲料厂一花独秀,已经多次得到市委市府的表扬,作为主管工业的副镇长,赵国平也被区、市领导所重视,按说他应该高兴才对。
可是饲料厂经营状况越好,他就越高兴不起来,不但是他,他的两个兄弟也是如此,经常后悔这么好的项目,三兄弟就该跟姬羽两家合作建厂,砖厂的寿命最多不会超过5年,现在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到昔日的土岗现在已经成了个大土包,粘土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日复一日的减少,粘土用完之日,就是砖厂倒闭之时,砖厂倒闭后怎么办?从去年开始,省市两级政府已经加大对地方污染严重的企业治理力度,其中燃煤砖厂是比较靠前的治理目标,虽然还没有勒令下马关闭,但罚款是真的够狠,每个月多一半的利润都交给环保局了,往年砖厂一年能给赵家带来80来万分红,去年却只分到30万元,除了煤价上涨的原因,罚款成了主要成本项,砖厂几乎成了鸡肋企业,已经是三兄弟的心病。
经营了7年砖厂,5年建筑安装公司,三兄弟还清了全部贷款,还积累了800多万的资金,年初姬羽提出建饲料厂的项目时,最先找的是赵国平,三兄弟都对这个项目估计不足,让姬羽把项目给了镇上,如果当时他们兄弟独自跟姬羽合作,区区200万很轻松就能拿出来,那现在饲料厂就能姓赵,也就不用为砖厂倒闭后干什么发愁了。
三兄弟现在每每聚在一起,都是唉声叹气,后悔不迭。
就在赵国平内心懊恼的时候,姬羽给他带来了更大的惊喜或者是震惊:
姬羽建议立即拆掉砖厂,投入1千5百万元人民币,在砖厂原址筹建一所年产值过亿,年效益过3千万的陶瓷地板砖工厂。
超级大蛋糕,差点儿就把赵国平砸晕,如果真如姬羽所说,那一个陶瓷地板砖厂给桥西镇税务局带来的税收就能抵去年全镇一年的税收总和,按姬羽所说,新上的这个地板砖项目,用的高粘土不到红砖的两成,产生的效益是红砖的五十倍,而且不烧煤只烧柴油,不需要大烟筒,对环境没有污染,现有的高粘土资源可以维持生产陶瓷地板砖二十年,即使二十年后厂里的高粘土用完了,也可以从外地运来生产,运费跟高额的利润相比微不足道,也就是说,这个地板砖生产厂一旦建成,可以永久生产,再不会受原料制约而倒闭。
赵国平一个电话将两个弟弟招回家,三兄弟关在屋里抽了将近4包烟,嘀咕到半夜也没下定决心,他们是让1500万元投资款吓住了,这些年他们兄弟积攒了800万元,即使砖厂倒闭,他们三家几代人也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可一旦上了这个项目,他们不但要把全部压箱底的钱都拿出来,还要到银行贷款700万,一旦项目失败,他们将万劫不复。这个险,三兄弟是真不敢冒。
翌日上午,三兄弟各自顶着熊猫眼,将姬羽请到砖厂厂长室,赵国平苦笑着说了他们的顾虑,建议姬羽帮他们找个像饲料厂那种投资二、三百万两年能回本的短平快项目。
姬羽安慰他们完全没必要担心资金的问题,如果他们资金紧张,可以以砖厂场地、高粘土资源和管理入股,折价300万,一分钱现金也不用他们投入,占股30%,美国加州新羽实业投资公司投资1200万用于购买设备、技术、筹建厂房和生产流动资金,占70%的股份;如果赵家希望多占一些股份,可以投入部分资金,按投资比例,加入30%之中。这个股份比例分配办法,让赵家三兄弟很是感动,这明显是不对等条约,砖厂在1975年上马时,场地包括高粘土资源和砖窑投资,不过是300万元人民币,现在砖厂的砖窑要平掉不用,那就是一文不值还要搭上拆窑的费用,高粘土资源开采了一大半,哪里还值300万元?再说就是值300万元人民币,那在总投资1500万里也只能占20%的股份。
姬羽即使要照顾他们,也不能太明显,否则让美国大老板知道了,姬羽会犯错误,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