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玉兰的大闹厨房后沈府的下人尤其是厨房的那块的,都等着看金氏怎么收拾这个四姑娘。
可跌破眼镜的是第二日四姑娘照常给大夫人请安,而且母女二人有说有笑金氏心情似乎也挺好满面红光,仿佛不知道昨晚发生的事情一样。
甚至在四姑娘走后,先是把昨天乱嚼舌根的几个丫鬟婆子打了板子,撵到了庄子上任由其自生自灭。然后又把厨房的主管骂了个狗血淋头降了职,把关在柴房的两个婆子直接发卖了。
这是在告诉满府的人尤其是下人四姑娘不是那么好招惹的。经此一事沈府下人风声鹤唳见到四姑娘个个态度恭敬,不敢有丝毫怠慢。
随后金氏以要管家照顾不过来四姑娘,所有特去求了老夫人带在身边教养。没几日日四姑娘就搬去了老夫人处。天知道大老爷求了老母亲几次才点头答应。
宁康居内,刘妈妈正给老夫人梳着头,两人边梳边聊
“四丫头搬过去了吗,东西都收拾齐整了吗”
“搬过去了,一大早就安排人帮着收拾好了,大老爷亲自给挑的好日子”
老夫人一个人住虽有孩子们早晚问安可还是觉得冷清了些。四姑娘搬到了宁康居后面的一个种满了竹子的小院子名叫听雨轩,下雨时雨水打落在竹叶上很有意境。
那地方离老夫人又近,这样四姑娘也能给老夫人做个伴多好。先去老夫人还说不愿意管大房的事,现下不还是把四姑娘养在了身边。于是杨妈妈打趣道
“先前您不是还说不管他们的事嘛,怎么这就心软啦”
“现在我也不想管,一来那日老大求的诚恳,二我也怕影响他的前程毕竟家和万事兴嘛”
人老人都有个通病就是心软
“只是这样一来大夫人恐怕对您……”
四姑娘前脚在府里闹了一通,又是和金氏对着干的,这前脚闹完不仅没收到任何处罚后脚被老夫人接走了。怎么都有种是老夫人给她撑的腰的感觉。
“虱子多了就不怕养,也不差这一桩了。四丫头那你安排人伺候好就是了,缺什么就给补上就是。我年纪大了没有那个精力时时管着她,你看着点只要不闯祸就行了”
刘妈妈明白老夫人的意思了,她虽然接了四姑娘但也只是应了大老爷所托,她并非真心想教养四姑娘。
换句话说四姑娘只要不闯祸放牛吃草随她去,等个几年安排个亲事就完成任务了。说实话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你养的好与不好金氏只怕都未必会高兴。
你教好了外人会说你瞧老夫人把四姑娘教的比大夫人教养的还好,金氏脸上无光。你教不好外人也只会说金氏没有认真教养女儿,你看那沈三姑娘不是规矩挺好的嘛。不管怎样都会里外不是人谁愿意吃力不讨好啊。
就这样玉兰搬到了听雨轩后日子过的倒也舒心,每天早上去给老夫人问个安大部分时间金氏也会在,顺便行个礼就不用再刻意去了。下午再跟着女先生读读什么女则女戒的就完事了。
回了自己的的小院玉兰想咋样就咋样,吃的用的啥都有人安排好,许是心宽了玉兰这两个月倒是胖了不少脸上带出了点婴儿肥,小脸又白不少看着就像水蜜桃似的嫩的能掐出水来,连老夫人有时都忍不住捏了捏。
转眼到了六月天热的人没地钻。玉兰这天想吃冰镇的荔枝,那水果她第一次吃还是前些天皇上赏给他老爹的,那味道真是好她喜欢就很,老夫人吃不惯那味道大多数都给她了,就是没法放太久。
她问过刘妈妈说这水果要从扬州快马加鞭冰着运来京城的,所有价格也是不菲。沈府不是说吃不起,而是金氏和老夫人都不是太喜欢,所以更不会花大价钱去买了。
玉兰一时发起了愁她想吃一样东西就得吃到,不然她能馋的整夜睡不着觉。这天玉兰拉着素月在理她的小金库,看看要多少银子才能解了她的馋。
最后素月哭丧着脸对她说
“小姐咱们根本没有多余的钱,你看看这些玉啊簪啊布啊的又不能拿出去卖了”
沈府的姑娘每个月有五两银子的月钱,这些看着不少了可每个月打点打点下人。有时想吃的不在分例里就得自己掏钱,还有院里的丫鬟婆子有个手头紧的她心又软也会接济点。
她又不像二姐和三姐金氏和姚氏都会私下贴补不少,老夫人安排好她的吃穿但从来不在钱银上贴她。所以她的日子看着潇洒实则每个月也过得紧巴巴的。
“要不您就别老想着吃那荔枝了吧?”
啪!玉兰一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