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的宴席金家也只来了金仲文兄弟俩,前来给她送寿礼。宴席之上已经有人看她的眼神都不对味了。所以她晚上和大老爷办了个家宴,置了酒菜请了两位哥哥和侄子们,本想以此来堵住悠悠众口可没料到大老爷会喝多了,还趁机发起了酒疯……
一时间金氏的头都大了就不该叫了四丫头来,想着明天还是要回家一趟和父亲要个准信才行。
而玉兰回了听雨轩后很是想不明白,自她回府后,就今天下午假装打了会叶子牌子,立马就能传到父亲耳朵里,到了晚上就变成她聚众赌博了。
好家伙还真是三人成虎啊!这里面要是没人煽风点火她能把屋里的桌子都吃了。
“你说她这么做到底图啥啊”
玉兰洗完澡躺在椅子上对杨妈妈说道,杨妈妈边给她打扇边摇了摇头。按理说大夫人没必要这么做的,四姑娘名声不好了三姑娘也占不到便宜,更何况邵家知道了难道就不会介意?
“只是这事邵家难道就这么同意了不成?”
“有人嫁过去就行了,谁嫁过去有什么区别?”
玉兰拿过扇子在手里把玩着道,杨妈妈看了她一眼回道
“那邵家大公子我记得,今年最起码也有二十三四岁了,又病成这样要是三姑娘嫁过去要是不好了,还有可能留个一儿半女的,要是您……”
玉兰才恍然大悟,是啊!邵老夫人不可能不在意儿子能不能留后吧?
“有没有可能邵家不知道这事?”
杨妈妈拿过扇子继续替她扇着,这四姑娘有时聪明的像个大人有时吧又……
“即使邵家现在不知道,但到了九月换帖的时候也会知道的。自古以来男婚女嫁都是要过三书六礼的”
玉兰听后一脸茫然
“那和邵家知不知道有什么关系?”
杨妈妈看了看她好像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于是给她普及了一遍婚嫁知识
“三书是指:聘书:是定亲之书。礼书:是过礼之书。迎书:是迎娶新娘之书
六礼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玉兰一脸讪笑这真不能怪她,女先生没教她这个,又在乡下长大的哪关注这些啊!
“杨妈妈你懂的真多呀!”
杨妈妈也明白过来了,随即又耐心的给她分析道
“当初两家口头约定的婚事,后来朝廷动荡大老爷他们又一直呆在澜城,我记得这六礼也不过就是过了个纳采。现在两家要是把六礼都过一遍时间上根本来不及,我估计只能一切从简六礼改三礼纳采、问名、亲迎。”
玉兰听的一脸认真
“邵家必定想在年前把事办了,所以就算现在不知道,九月换帖要拿双方八字去和期、问吉凶,那到时候也必然会知道的呀”
玉兰听完陷入了沉思,一换帖就瞒不住了。看今晚的饭桌上她那对父母亲,已经在极力促成沈金两家的婚事了。那么沈家凭什么就认定邵家会同意李代桃僵呢!杨妈妈又开口
“当然了,如果为了留后也可以安排个通房到时候孩子养在主母身边也是可以的”
玉兰摇了摇头觉得说不通
“这不是多此一举吗,邵家大公子都那样了,还不如干脆给他塞个通房留个后得了。犯不着非要再坑一个沈家的姑娘进去吧?”
杨妈妈闻言觉得也有道理,但为什么呢为什么宁愿换一个黄毛丫头顶上也要继续这桩婚事,杨妈妈也问了出来
“为什么呢?”
“对啊为什么呢。除非两家有必须要联姻的原因,那又是什么呢?”
玉兰和杨妈妈一时都想不通这其中原由,如果能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她就可以着手破坏掉这门婚事。
这婚事进行的太过急促她现在根本没有能力反抗,更别提离开沈家了。真到了那一步她也有办法抽身而去,可她身边的这些人又要怎么办?
玉兰陷入了深深的无力感。她现在连自己都护不了,甚至如果她挑明了说不嫁恐怕金氏绑也会给她绑上然后嫁过去。
至于寻死觅活这一套,在不在乎你的人面前压根没用,指不定就让你直接早夭了。玉兰突然觉得自由路漫漫啊……
邵家这边主仆俩的猜测没有错。邵老夫人得知沈家要把四姑娘嫁过来当时就不赞同,甚至直接提议两家友好的取消这门亲事。金氏自然想退的只是她知道老爷是不会同意的。
于是亲自上门赔不是,只说当初沈家定的就是四姑娘,又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