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玉兰撩开车帘看见熟悉的小道,路边的野花生长的很是茂盛,彰显着顽强的生命力。她下车采了一朵,放在鼻尖轻轻嗅了一嗅。
马车趁着夜色一路来到了玉清观门口,慧敏师傅看看她并没有表现的多意外,让人给她们准备了饭菜热水。
玉兰吃饱喝足后神采奕奕的来到了慧敏师傅的房间里,门口的天天和齐大则是满面疲惫,互看了一眼都露出苦笑来。
一个月前,玉兰跟着大外甥去参加贵州春日宴,那日她并没有带天天和齐大,而是给他们放了一天假,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参加宴会了,两人不疑有他。
谁知到了晚上也不见这位姑奶奶回来,去找许大公子打听却得到一封信,信是沈四姑娘留的告诉二人自己出去散散心,至于去哪让他们二人自己慢慢找吧。
只是他们若是敢和京城的人提一个字,他们这辈子也别想找到自己了。两人傻了眼了,不找?人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没了主子知道了他们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找?那就不能告诉主子,贵州没有他们大人的人,许家要是不给线索他们无异于大海捞针。衡量再三二人选择了不告诉京城,反正只要他们在沈四姑娘身边就是主子怪罪下来,也有沈四姑娘会替他们求情的。
果然许家给了他们线索,等他们一路沿着线索,在江陵城找到她时已经是大半个月后了。两人灰头土脸一路风餐露宿,见到玉兰时差点没哭出来。
就这样玉兰带着二人一路晃悠回京城了,丝毫不知道另一队人马已经出京直奔贵州。
玉兰回来后并没有回沈家,而是特别忙碌,她让慧敏师傅的人给崔夫人传了话,还给沈府的杨妈妈也递了话。第二天一大早崔夫人便来到了玉清观。
崔夫人把这两年的账本都带来了,她从身后的少年手里接过来交给了玉兰
“姑娘,这是这两年烧饼铺的账,还有银子”
说着又从袖子里拿出个匣子,里面是换好的银票和一些碎银子。玉兰这时却注意到她身后的那个少年,崔夫人见状笑着对那少年道
“傻站着干嘛,还不快给姑娘行礼!”
“是,母亲!”
少年这时才上前略显羞涩的给玉兰行了个礼
“铁生见过四姑娘!”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
玉兰认出他是以前送炭的那个铁蛋,只是两年的时间不只她在变,就连眼前的少年也变的让人有些惊讶。
这时崔夫人在一旁道
“他现在跟在我夫君身边读书,给他取名叫崔铁生,这孩子又能吃苦天资也不错,没事的时候就跟在我身后帮忙打下手”
玉兰闻言也很开心
“哎呀!那我可得给你补一份礼,现在是学生了呢!”
铁生有些不好意思的脸红道
“不用的,不用的,姑娘对我们已经恩同再造了,哪能再要姑娘的东西的!”
玉兰见状笑道
“哎呀,如今是读了书的人就是不一样了,出口就成章了!”
崔氏看着铁生也是面有欣慰。找了个借口打发了他出去后,把桌子上的账本和匣子推到玉兰跟前
“姑娘您看看,一共五百八十六两银子!”
玉兰吓了一跳
“怎么这么多?”
了解后才知道原来崔夫人见生意好,又在京城其他地方开了两家烧饼铺,且她夫君身体好了些后便到京郊开了个小书院,平时教教附近的孩子读书,也挣了不少银子。
“……还有姑娘交待的事,我都已经办的差不多了,我专门花了银子请人经了好几手,绝对不会有人查到!只是人手的问题一时半会还没找全……”
“这个不急,可遇不可求急不得!”
玉兰满意的点点头,这个崔夫人她还是信的过得,没想到办事这么利落。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递给崔夫人
“姑娘,这是……您这是干嘛?”
崔夫人看着手里的身契,玉兰看着她笑道
“这个你收着吧!回头再让人去衙门备个案。以后你就是自由身了!”
崔夫人想把把身契还给玉兰
“这我不能要,姑娘已经帮我太多,我到现在都不能回报万分之一”
玉兰拉着她的手塞了回去
“你拿着,有没有这张纸都没有关系,我以后还有需要你的地方呢!拿着,不然我就要生气了!”
崔夫人这才收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