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在古代发家致富路 > 第2章 大发横财

第2章 大发横财

神。他一见到我,就热情地伸出双手,想要和我握手。我礼貌地和他打了个招呼,然后请他坐下。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成就,还不时地夸奖我几句。我只能微笑着点头,心里却在想,这个老头子还真是个话痨。

好不容易打发走这位爱唠叨的老头,镇上几位乡绅和儒生又联袂来拜访。这群人当中,几名乡绅还好说,但那些文士装扮的老儒生可就让我头疼了。他们一上来就问我笺纸的发明是不是受到了上天警示,圣人显灵,还纷纷毛遂自荐,给我奉上了写在笺纸上的大作,让我品读、点评一二。更有甚者,还恬不知耻地希望我在进京面圣的时候,能顺便转交给当今圣上阅览。这位无耻之尤者一带头,其他几名儒生也个个奋勇争先,纷纷表示希望我到时能“顺便”转交。

对付这些无耻之徒,办法很简单。我对他们的转交请求一律答应下来,只是说这个进京面圣旅途遥远,恐怕会不小心遗落他们的大作。而且表示圣上国事繁忙,不可能百忙之中抽空阅读这么多人的文章。我作为他们的转交之人,只能在几位当中挑拣出几篇“最优秀的文章”呈给圣上预览。

我这么一说,几个通透之人马上就明白了过来,没有了言语。但一些脑子僵化之人,却没有转过弯来,当即发表声明,声称自己的文章是如何如何的优秀,言下之意就是他的文章是众人中“最优秀”的。

我没再多听这些人的聒噪,当即端茶送客。几位乡绅倒是走得快,几位儒生却慢吞吞的,一个落在一个人之后。不过,最终还是都出了客栈。

他们一走,我马上就发现了自己此次进京面圣的一个商机。这还是这几个老儒生给启发的。在这个时代,虽然儒学已经盛行,但还没有有效的科举制度。朝廷选拔人才,主要是通过底下官员的各自征聘和上报推荐,然后由朝廷相关部门或者皇帝亲自考核,再委以大小不等的官职。除此之外,当然就是皇帝陛下亲自在天下征召的人才了。而这些儒生要我在面圣的时候“顺便”转交他们的文章,就是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得到皇上的赏识,被下旨征召入朝。他们的想法倒是美得很,要是真有这么好的事,那还真是鱼跃龙门,一步登天了。不过,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呢?我跟他们又非亲非故的,凭什么要帮他们这个忙?不过,若是我有偿替他们做这件事的话,倒是可以考虑一下。目前,我还看不出从中到底能挣多少钱,但这反正是无本买卖,赚多赚少都是赚。而且此去京城何止千里,所经地方像这样的小镇,更是多不胜数,这市场潜力还是蛮巨大的,生意也可以做很久。

果然,我在房内坐了不到五分钟,当先一个儒生去而复返,还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我客气地把他请入座,叫人奉上香茶。他刚喝了一口,护卫就在门外禀告,又有一位儒生去而复返,求见。

这儒生倒是当机立断,立马从怀里掏出一张宝钞,放在茶案上,急匆匆地说道:“谢大善人,我都快到弱冠之年了,这次你一定要帮帮这个忙,把我的文章转交圣上阅览。我叫叶永凡,你可要记住了,告辞!”

这叶永凡说完,就起身匆匆告辞。我拿起宝钞一看,只有区区二十两银子,不由在心中暗骂了一声穷鬼。就这点银子,还想让我把他的文章转交给皇上,真是异想天开。

第二位来的是个比较讲究的儒生,大概四十岁左右,衣服也比先前的那位光鲜许多。

他也是刚被我请入座喝了一口茶,门外护卫又来报有人拜访,还是一位去而复返的儒生。

这名儒生也是当机立断,从怀中掏出一张宝钞,在茶案上拍了两拍,急匆匆地说道:“谢大善人,我都到而立之年了,这次你一定要帮帮这个忙,把我的文章转交给圣上。我叫景紫亮,你可要记住,拜托了,告辞。”

我拿过那张宝钞一看,赫然是五十两,嘴角不由微微一笑,这个价码还可以。这景紫亮倒是舍得下血本,有几分魄力。

第三位是个“知天命”的老儒生,他比起前两位倒是坐的时间长了些,但也只是喝了半盏茶,第四位就来拜访了。

这老儒生留下三十两宝钞后,也匆匆告辞而去。

我不离座地又接待了第四位,这位是几人当中最年轻的,只有二十多岁,但是一看他的衣服穿扮就知道他的身家几何。本来我对他不抱什么希望,但他虽然没有银子,却有宝贝,是个雕工细致、栩栩如生、婴儿拳头大小的玉麒麟。他说这是他家的祖传之物,希望我能收下。当然,至于他送我这祖传宝贝的目的,他也当场就做了说明。

我一脸严肃和断然地拒收了他的玉麒麟,一本正经地表示,他这个转交“小忙”我帮了,不必把如此贵重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