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只摇头道:“没什么旁的消息了——唔,还有一个,说是那个盛瑶光,盛府的真千金,被求是要远赴到外面去做一个小县令呢。()?()”
妙音娘子说这些的时候还“咯咯”笑了两声,道:“看来她祖父也不怎么疼她,也不知道给她找个好官,留在京中享福。”
顾婉玉却比她有见识,顾婉玉知道,官员正常晋升的路就是先外放,做出功绩后回京升官,一直留在京城是出不了功绩的,这世上的一切好东西都是难得的,所谓功名半纸,风雪千山,便是如此。
盛右相让盛瑶光出京城,不是对盛瑶光不好,而是对盛瑶光倾了重望。
想到盛瑶光被盛府人这般重视,顾婉玉心底里就有些不大高兴,但是她转瞬一想,盛瑶光去了外面不一定能做出不定到了外面因为某些原因死了呢,她这样一想,又高兴了。
妙音娘子不懂官场这些升迁暗调的事,顾婉玉也就没去解释,只道:“妙音娘子记得放些鲜嫩姑娘在我这,我现在有了身孕,不能伺候国舅爷,总不能便宜了外人去。”
这些东西妙音娘子熟,她立马拍手道:“你说得对,明儿我便送些来。”
国舅爷在这里的女人越多,越疼顾婉玉,只要国舅爷肯常来,她们这群人就有银子花,多好。
顾婉玉垂下眼眸,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小腹。
现在盛山郡走了,一个心腹大患解决了,她轻松了一点,复而又涌上淤泥一般沉重的恨。
盛府还有俩没解决呢,一个盛枝意,一个盛瑶光,她谁都不会放过。
顾婉玉开始琢磨这段时候怎么给盛枝意和盛瑶光添麻烦。
在盛瑶光离开京城赴任之前,她得送盛瑶光一份礼。
——
与此同时()?(),
皇城内◆()◆[(.)]4◆_?_?◆()?(),
太子东宫。
盛瑶光被女帝点了出京、去外城做县令的消息传进了太子的耳朵里。
太子殿下当时正在练字()?(),
闻言大惊()?(),
手里的毛笔都快抓不稳了,“啪”的一下放下,道:“这么远?这怎么行?母亲怎么能将她放那么远?”
来传消息的太监笑呵呵的回:“圣上是看重她,听闻这孩子在百里夫人手下学艺,颇有一番功夫,是个可造之才,京中女子为官者少,女帝想放她出去吃吃苦,日后回京来,也能受的住重用。”
这该是好事,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便是要受些磨练才能成材的。
可是,可是——
可是他们相隔万里,该如何见面呢?
他们常见面,盛瑶光都不怎么与他说话,若是不见面,盛瑶光估摸着都将他忘了吧?
只这么一想,太子殿下就觉得心里面酸溜溜的不舒服,将桌子一拍,道:“来人,将赵三请过来。”
赵三公子得来东宫的信儿时,赵三公子正在跟盛瑶光喝酒。
盛瑶光认识的男人实在是不怎么多,赵三公子算一个,所以母亲让她出来与人交际,她第一反应就是请赵三公子来,打算与赵三公子亲近些,日后同在官场为官,也好互相扶持。
赵三公子对此表示“大可不必”,只要盛瑶光少造点谣他就谢天谢地了。
他们俩一男一女出去饮酒也不怎么好,盛瑶光没那个脑子,但赵三公子有。
所以赵三公子干脆又牵了两个表哥、一个表妹来,现在三男两女,瞧着舒坦多了,好不容易喝完一轮酒,众人散席后,赵三公子刚打着酒嗝回府,便见宫里的太监早已等候多时了。
赵三公子酒还没醒,就被晕晕乎乎的带到了东宫去,见到了一脸焦急的太子。
太子殿下此时急得已经忘了伪作成浑不在意的模样了,他来回走来走去,驱散众人后,抓着赵三公子道:“她要被外派到京城外去了,你可知晓?”
他从头到尾也没说“她”是谁,但太子殿下一开口,赵三公子就知道是谁。
赵三公子打了个嗝儿,回道:“太子殿下,臣刚跟盛瑶光一起吃过饭,盛瑶光挺高兴的,好不容易当官了呢。”
“这怎么行!”太子殿下便开始絮叨:“天高路远,民风彪悍,水土不服,路遇悍匪——”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赵三公子酒劲儿上来了,他有点困,便模模糊糊的回:“太子殿下莫急,盛瑶光颇会做人,人还没进官场呢,就知道拉拢人了,今儿就来跟我喝酒了,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