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眼妖魔说道:你的「琴诗」虚与实,我则以《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与你对应。
苏轼说道: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哲学大神叔本华的著作。
太好了!既然你知道,我就请叔本华作为代理人与你切磋。
哇!大家一片哗然,绿眼妖魔调取叔本华哲学家的意识灵性,难道,叔本华是站在人类的对立面。
叔本华出场后,首先申明,我不是魔道也不是神道。我来此,不是站队魔妖,也不是站在神圣的对立面。我希望真理是越辩越明。
“嗯!果然哲学家的意识是如此刚正不阿。”苏轼称赞说道。
叔本华说道:太好了!希望会有精彩的比赛。
绿眼妖魔讲解说道:我们的核心概念是「嫉妒」,妖魔圈里有正义,正义团队里出妖魔。
“这是「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表现方向?”苏轼说道。
“嗯!东坡先生达到儒释道思想相互贯通。”叔本华称赞说道。
“过奖了!徒有虚名。”苏轼客气说道。
叔本华说道:我们用「嫉妒」这个意念主题,双方以「意志和表象」作为表现形式。
苏轼开玩笑说道:《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你的著作,在你的游戏规则下,我有胜算吗?
“你怕了?”叔本华说道。
苏轼说道:别用激将法!不过还真的有效,我就是喜欢挑战。
绿眼妖魔说道:游戏规则,在每个人心理与行为上表现出嫉妒,那方出现较多,就算输了。接着说:这次不一样!以少数者获胜。这是因为不生起嫉妒心需要克制。
明月几时有——
“很好!开始吧。”苏轼欣然说道,接着说“由我先出题,就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明月几时有》来表现,在意识与表象上来比赛。”
“这是思念兄弟之情的诗句,同时也抒发自己境遇。”叔本华说道。
苏轼吟诵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叔本华赞赏说道:嗯!很美,很有意境。接着说:用白话解释一下,让大家都能充分了解。
苏轼解说道:
在中秋节如此的明月,几时才能有?我举起酒杯问苍天。
不知道高高在上的月中宫殿,今天是什么日子。
我想乘着风力回去天上,又担心仙宫由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让我无法承受寒冷。
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玩赏着自己的清朗的光影,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的温暖。
明月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彩绘雕花的窗户上。
月亮不应该对人们有嫉妒怨恨吧,但为什么总是在离别的时侯才月圆呢?
人们本来就有悲欢离合,月亮也常有阴晴圆缺,欲想着月圆刚好人团圆的时侯,这种自古难两全的好事。祝愿在这世上的亲友们都能健康长寿,纵然相隔千里之外也能共同赏着明月。
这诗句,是在中秋望月怀念亲人之作,表达了我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我运用形象与描绘手法,挥洒出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意境,也暗指自己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与昔日神话传说融合,在月亮有阴晴圆缺当表现哲学意味,手足分离和官场失利,比起朝廷忧患的国家情势来说,亲情属于次要的伦理负担。
所以表象为中秋望月怀念亲人之作,意志上为官场失利,为国家朝廷的忧患。
叔本华说道:我们拆解一下诗的对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说道: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异曲同工之妙。
屈原的《天问》,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的彷徨。李白的《把酒问月》,一种失意怅惘的情绪,也是令人感同身受。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轼说道:表象,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
意志,想象今天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亮才会如此之圆,自己被冷落多久。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