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佑循声望去,说话者正是曹操。
此刻,他正神色玩味地看着杜佑,想要看他如何应对。
王允一向对身为司隶校尉的曹操有所敬重。
听他这么一说,当下冷哼一声,漠然道:
“好,老夫倒要看看,你有甚么计策,可除此国贼!”
杜佑把玩着手中酒杯,微微一笑道:
“王大人不必过于急问,佑定会给你细细道来。”
“在此之前,我想请教一下司徒大人,董卓敢于横行跋扈于洛阳,他所倚仗的是什么?”
“董卓大军,对内盘踞洛阳城,挟天子以令诸侯。”
“对外扼守城外四方紧要关隘,各镇藩将想要勤王,也是望洋兴叹。”
“他所倚仗的,便是手中三万西凉精兵!”
不等王允回应,曹操便一针见血道出原因。
“孟德兄看问题,未必过于肤浅。”
杜佑毫不留情地驳斥了曹操的分析。
“肤浅?”
曹操先是一愣,旋即脸露不悦之色。
“因为你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其一,正如你所说,董卓手握三万西凉精兵,这是他最大的资本!”
“然而,你可否知道,再好的士卒,若无良将统领,也不过是一盘散沙罢了。”
“这是其一。”
杜佑顿了顿,用眼瞟了瞟曹操,只见后者陷入沉思,沉默不语。
于是杜佑便接着说下去。
“其二,孟德兄是否听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句话呢?”
“你是说,我们要从统领那群西凉兵的主将入手?”
曹操果然是个聪明人,一经提点,立马便领会到杜佑的意图。
“此时统领三万西凉兵的,正是董卓新纳的义子。”
“吕布,吕奉先!”
杜佑也不打算卖关子,直接点出关键所在。
“只需让他们二人反目,自相残杀。”
“咱们大可袖手旁观,等到敌人乱成一锅粥之时,便可顺手获利!”
“此为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之计也!”
此言一出,犹如一声惊雷。
曹操和王允,四目相视,皆是从对方瞳孔中看出一丝疑惑。
杜佑见二人一番震惊模样,嘴角微微翘起,掠过一丝狡黠。
也难怪他们会做出这种反应。
俗话说,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王允这帮人,总想着跟董卓硬碰硬,这无疑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的做法。
而杜佑却另辟蹊径,从董卓身边亲近之人入手。
采取分化策略,将铁板一块的父子俩进行分化。
这个奇招,的确出乎王允和曹操二人所料。
不仅他们两人流露出震惊之色。
就连一旁的刘备,听到杜佑的计策时,当下如同醍醐灌顶。
旋即心中忍不住啧啧称叹。
军师这一招离间计,的确阴损得很。
他的确也曾与王允曹操一般,只想着与董卓正面杠。
却完全没意识到,这根本是吃力不讨好的想法。
杜佑此计,虽然阴损,但却十分实用。
刘备这么一想,看向自家军师的眼神,不禁多了几分赞许。
“那依你所言,我等该如何离间董卓与那吕布?”
“据我所知,那董卓待吕布如同己出,要是二人反目,并非易事?”
曹操虽然认同杜佑的方案。
但对此计能否顺利实施,还是抱有顾虑。
毕竟,再好的计策,也需要有切实可行的细节与方案。
光说空话而无实施性的计谋,等同于镜花水月。
“要离间这父子俩,依我看来,易如反掌!”
杜佑依旧是一副运筹帷幄的自信神色。
“易如反掌?”
王允再也坐不住了,对眼前这个极度轻狂的谋士。
他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仿佛除去董卓国贼,只需动动嘴皮子就可以。
然而,王允对杜佑却一无所知。
他身为穿越者,有着先知先觉的历史外挂。
历史上的王允,利用貂蝉,离间吕布父子二人。
杜佑如今所做的,不过是按照原有历史时间线,促成王允施下反间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