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佑小心翼翼收起地图,点了点头,旋即拍了拍杜预肩膀:
“干得不错,以后给你升职加薪!”
升职加薪?
兄长嘴里,又开始冒出一些玄奥晦涩的东西了。
不过从兄长赞许的语气来看。
这“升职加薪”肯定是个好东西。
除此之外。
杜预还探听到另一消息。
兖州的曹操,已经重整旗鼓,会合各路诸侯,准备大举义旗,进京讨伐董卓。
这倒有点出乎杜佑意料。
本来他是打算在洛阳城中,利用反间计除掉董卓。
看来,历史还是会依照原先的轨迹行进。
董卓最终还是会在长安城,身死陨灭。
并不会因为自己的穿越,而形成蝴蝶效应。
在这个节骨眼上。
他要做的,就是依照原先的历史轨迹,借吕布之手,将董卓诛杀于长安。
不过要分两步走。
首先,当然是要把董卓赶到西都长安。
洛阳四周有着八大关隘,如众星捧月般拱卫都城,成易守难攻之势。
若是董卓久居洛阳,凭借地形之力,分兵屯守,日后想要剪除,那就难于登天了。
最好的方案,就是把董卓以及麾下兵马,赶到关中的长安城。
因为,洛阳的地理位置实在太优越了。
钱粮丰足,漕运便利。
随便来一支兵马,都能据险而守,跟外界大军硬刚数年。
若是在洛阳城中除掉董卓,他手下的那群骄兵悍将,必定会以报仇为名,重新占据洛阳。
介时,无非就是赶走猛虎,又来了豺狼。
根本是治标不治本。
历史上李傕郭汜这两个元凶,就是很好的例证。
这两家伙,可是继董卓之后,劫掠汉帝,祸乱汉廷的西凉悍将。
因此,杜佑有必要修正原先的计划。
把董卓以及那群西凉兵,赶到四面环山的关中,彻底断除易守难攻的地利。
底下兵士见无险可守,自然作鸟兽散。
长安城已定,刘备才会无后顾之忧,乖乖跟自己去徐州,找陶谦那老杂毛算账。
其次,就是考虑反间计的实施细节了。
这两件事,都需要刘备出面协助。
于是,他清了清嗓子,正色道:
“经过一个月来的探听,佑心中已有万全之策。”
“佑有信心,此次可一举歼灭董卓,荡除寇兵,还汉室一片清明。”
“不过。”
杜佑微微一顿,目光落在刘备身上。
“此计需要以主公之名,出面修书三封,不知主公是否愿意?”
刘备眼眸一亮,急是问道:
“若能剿灭国贼,兴复汉室,备万死不辞,如有需要,备照做便是。”
杜佑点了点头,刘备果然是个用人不疑的仁主。
“首先,主公向天子上一封奏章,建言迁都长安。”
“迁都长安?”
刘备微微一怔,一时被杜佑这个想法惊住了。
下一秒。
瞬间面露难色。
迁都,这可是关系社稷的大事啊。
众所周知,自王莽作乱,光武中兴以来。
东汉建都东都洛阳,已历二百余载。
“迁都建言,备可以上奏天子,但恐怕......”
刘备欲言又止。
言下之意,就是说我可以一试,但成功机会渺茫。
“天子当然不会同意,主公所上奏疏,也到不了天子龙案之上。”
“汉帝早已沦为傀儡,迁都与否,全凭董卓决断。”
杜佑嘴角微微上扬,道出其中玄机。
“军师意思,这封奏书会被董卓截下?”
“这封奏疏的意图,就是要董卓萌生迁都想法?”
关羽瞳孔微缩,率先反应过来,意识到杜佑的真正用意。
“可是,咱们完全可以在洛阳城中解决董卓,为何要大费周章,先行迁都一事?”
关羽心中尚存疑问。
杜佑微微一笑,也不打算隐瞒,将企图一举铲除以董卓为首的西凉势力想法,一五一十道出。
“原来军师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刘备这才恍然明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