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杜佑一番利弊分析,献帝微微点头,对此见解表示认同。
同时。
他内心也是暗自惊叹。
“徐州果然是个人杰地灵之地。”
“竟出了此等智谋了得,眼光独到之俊才。”
“年纪轻轻,便能将徐州错综复杂的局势,条缕清晰分析出来。”
献帝眼神闪烁,一时感叹不已。
同时。
他也没想到,陶谦治下徐州,竟然暗藏诸多龌龊之事。
若非杜佑将其昭然揭开,自己恐怕还会蒙在鼓里。
看来,将刘备外放徐州,将陶谦取而代之,是个解决问题的妥当办法。
当然。
即便杜佑不举荐刘备。
他也打算将刘备外放州郡,远离长安这个权力中心。
这是献帝出于君主私心的顾虑。
刘备新立大功,难免会功高盖主。
即便刘备身为汉家皇叔,素有仁义之名。
但人心难测,面对权力诱惑,谁能保证不受权力诱惑呢?
董卓弄权,就是一个前车之鉴。
他可不想刘备成为第二个董卓。
况且。
刘备身边还有一个杜佑,此人神机妙算,有着神鬼莫测之能。
权倾朝野,不可一世的董卓,都被他用计轻易覆灭。
刘备有灭贼之功,又素有仁德之名,再加上杜佑,岂不是如虎添翼?
若主臣二人久居长安,实在令他寝食难安啊。
如此一想,献帝心中已有决断。
“朕欲封你为徐州之牧,刘皇叔,你意下如何?”
刘备神情怅然,一时没反应过来。
杜佑以手肘碰刘备,对方才是急忙抬头。
骤然间,他目光与杜佑相遇。
杜佑轻轻点头,瞳孔里闪过一抹坚定神色。
意思就是告诉刘备。
不要怂就是干。
咱们的大好前程,不在长安。
而是在东海之滨,那片偌大的徐州大地。
况且,献帝的心思。
在杜佑看来,早已洞若观火。
历代帝王,最忌惮的,无非是功高盖主。
一旦君主对臣下产生猜忌,功高之臣,必定招惹杀身之祸。
此时此刻,离开京城,前往徐州就任州牧。
既可及时逃离暴风中心,打消献帝顾虑。
也可顺水推舟,带上刘备先立足徐州,为后续逐鹿天下奠定基础。
得到杜佑暗示后,刘备才是下定决心,拱手拜道:
“全凭陛下决断。”
“好,传朕口谕,尚书府即刻拟旨,任刘备为徐州牧。”
“现任州牧陶谦,召回京师,另有他任。”
“刘皇叔自接旨之日,即刻启程徐州,克日赴任。”
“至于董卓原先三万西凉精兵,不可屯兵京师,由皇叔重新整顿编伍。”
“皇叔启程之日,悉数随皇叔往徐州,以镇守大汉东疆。”
刘备再拜谢恩,恭敬道:
“臣遵旨。”
杜佑微微一笑,心头巨石方是落下。
随后悠长目光,投向遥远的东方。
徐州,我杜佑就要归来了!
.....
刘军军营。
“先生,那吕布作恶万端,助纣为虐,为何你要主公将此人纳于麾下?”
关羽以眼角余光,瞥了瞥身后的吕布。
就在刚才,杜佑向刘备建言,既然天子已下诏令,将西凉军划归刘备统辖。
吕布身为西凉军统帅,也就顺理成章成为刘备部下。
如此一来,可借天子诏令,将其收为己用。
对于杜佑的献策,刘备自然是言听计从。
当即便备上礼物,登门拜访吕布。
吕布见刘备如此礼贤下士,当场下跪拜伏,愿为刘备驱使,竭心效力。
“是啊,要俺与那三姓家奴共事,实在不痛快!”
“依俺之见,就该与那董贼一般,取他项上人头,巡城示众。”
张飞亦是大声嚷嚷,宣泄心中不满。
刘备微微皱眉,止住二人的抱怨:
“先生自有考虑,你二人勿要造次。”
然而,他也是话锋一转,半信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