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臧霸仍是不死心,刘备无奈摇头。
很明显,他对于臧霸,还是存有幻想的。
一个武将,落入困境,依旧坚守信念,不为苟活下去而选择卖主。
单凭这一点,足以让刘备肃然起敬。
毕竟刘备平生就喜好结交忠义之人,对于游侠义士,忠义武将,天然就有惺惺相惜之情。
杜佑见刘备一脸失落,再看看臧霸一副慷慨赴死的气势。
心中不由暗笑。
杀你?
即便我想杀你,老刘这一关就过不了。
看来,要帮老刘笼络臧霸此等猛将,不施展点手段,还真不行。
此时。
他也算彻底摸清臧霸性格。
对方就如弹簧一般,你越是施压,反弹就越强。
对于这种犟如牛的武将,只能软硬兼施,徐徐图之。
于是杜佑毫不留情揭开陶谦的伤疤,正色道:
“既然你执迷不悟,对陶恭祖还存有幻想,那我就给你好好细说一番!”
“近一年来,陶谦治下徐州,官员贪墨横行,鱼肉百姓者数不胜数,他却袖手旁观,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子民,陷于水火之中而不顾,试问如此之人,岂能继续担任一州之牧?”
“不仅如此,陶谦为了防范四周之敌,不惜穷兵黩武,徒增徭役,男子未满十八,也需征召入伍,以至放眼整整一村,竟无半个男丁,妻离子散者,不可胜数!”
臧霸听着杜佑历数种种罪状,不由眼皮猛跳,心中泛起阵阵凉意。
“我军途径数十城,秋毫无犯,徐州百姓皆是敬仰刘皇叔仁德,无不浆食壶箪,沿路送迎。”
“人心所向,已再明显不过。”
“试问如此明主,比那昏庸无能之陶谦,孰优孰劣,我想你最明白不过!”
杜佑所言,每一句都铿锵有力。
如重锤一般,震得臧霸身后众将士,浑身一颤。
臧霸则是神色一凛,低头不语。
一旁的刘备,亦是被杜佑之言所震惊。
他对于陶谦此人,只能说是一知半解。
而自家军师,对于陶谦的剖析,已是到了入木三分的程度。
对方的黑历史,在杜佑嘴中,被如数家珍般抖出。
而且,军师对于徐州内部形势分析,简直洞若观火啊!
他本以为徐州乃富庶之地,百姓皆是安居乐业。
没想到陶谦仅花了一年时间,便是将徐州弄得千疮万孔。
一想到这,他不由得一阵痛心。
黎民百姓,遭汉末战乱,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徐州作为仅有一片远离战乱的世外桃源。
没想到。
竟遭受比战争更为残酷的人祸!
官员贪墨横行!
州牧穷兵黩武!
当初杜佑极力主张他入主徐州,原来早就看穿陶谦的昏庸无能,想要通过自己,来造福徐州百姓啊。
如此深远远虑的布局,如此忧国忧民的志向,就算是刘备,也是自叹弗如。
能得杜佑此等良臣。
何其幸矣!
念及于此。
刘备看向杜佑的眼神,满是崇敬赞叹。
“先生,臧霸乃忠君之将,咱们还是放了他吧!”
杜佑耸了耸肩,微微一笑。
对于刘备此举,他是丝毫不觉意外。
终生以仁义为信念的刘备,要他杀一个忠君之将,实在是于心不忍。
其实不用刘备出口,杜佑也正有此打算。
既然对臧霸不能来硬的,只能使用欲擒故纵一计。
杜佑正好顺水推舟,卖臧霸一个人情。
“臧霸,我主公欣赏你忠义,不忍对你兵刃相加,你走吧!”
随后,他大手一挥,不紧不慢道:
“都收起来吧!”
两旁弓弩手得令,纷纷收起弩箭。
臧霸手下诸将士,皆是面面相觑,眼中掠过不可思议之色。
他们都已做好心理准备,想要拼死一搏,战死沙场。
然而眼前这个青年谋士,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轻描淡写间,
看着眼前这个容貌俊朗的谋士,臧霸心中惊骇不已。
他没想到。
“你如今放了我,就不怕我重整旗鼓,再次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