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夕阳西下。
下邳城楼之上。
案桌摆开,一壶清酒,配以数颗青梅。
一名衣衫磊落的青衣公子,与另一男子对坐,把盏言欢。
关羽张飞二人,侍立于侧。
“备此番不费一兵一卒,便取得下邳,先生功不可没也!”
“这杯酒,我敬先生!”
刘备举起酒杯,赞许道。
“主公过誉了,佑不过略施小计而已。”
杜佑亦是高举铜杯,谦逊一笑。
“哈哈,先生只是略施小计,下邳城轻易间便是收入囊中,先生谋略之深,不可估量啊。”
刘备朗声大笑,啧啧称赞道。
杜佑也不言语,只报以微微一笑。
就在主臣二人相谈甚欢之时。
一名亲卫自城下匆匆而上,随后凑到关羽耳边,低声数语。
关羽眉头逐渐拧紧,沉声道:
“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亲卫急是领命退下。
关羽疾步向前,朝刘备拱手道:
“主公,方才粮官禀报,我军粮草,已不堪敷用。”
刘备闻言身形一震,杯中清酒,溅出数滴。
“那我大军粮草,还余多少可用?”
刘备急问道。
“依粮官推算,最多只够半月支用。”
“半月么?”
刘备神色一变,脸上瞬时转喜为忧。
“主公,下邳虽是暂被我军夺下,若想安稳据有,却不是易事一桩啊。”
关羽微微一叹。
古代行军,特别是远途征伐,讲究的就是兵贵神速。
之所以要速战速决,无非就是粮草漕运不发达,转运耗时耗力。
拖得越久,进攻方便会越被动。
因此,若是要打持久战,必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以保证粮草供应。
眼下刘军距出征之日,已有月余,粮草将近见罄。
由洛阳至下邳的漕运之路,又是耗时颇久。
即便洛阳仓廪丰足,粮草万斛,这仓促之间,亦是远水救不得近火。
因此,关羽才会为粮草不继一事,忧心忡忡。
就在刘备愁眉不展之时。
一个声音却是蓦地响起。
“主公与关将军,多虑了!”
关羽循声望去,却是杜佑发话。
只见他一脸淡然,随手拈起一颗青梅,边咀嚼边道。
“哦?先生何出此言?”
刘备亦是面露疑色。
在他看来,臧霸经此一役,已是元气大伤。
不经休整一两个月,很难卷土重来。
但他粮草不继,也是铁一般的事实。
若对方得知刘军粮草告急,趁势重整旗鼓,杀奔而来。
虽说下邳城尚有刘军甲兵数万,但同时也意味着,有数万人等着开饭。
此时,人多不再意味着势众,反而成为累赘。
劣势之下,想要守住下邳,绝非易事一桩。
介时,孰胜孰负,还真未可知。
“主公请看,那边是何物?”
杜佑并不直接回答,而是敛衣起身,以手指向下邳城南方向。
如今正值深秋时节,城南方向,一片金黄熟麦,正迎风招展,卷起阵阵金色麦浪。
刘备顺着他手指方向,举目远眺,不假思索回道:
“只有无边麦田,怎么了?”
杜佑一笑,不紧不慢道:
“主公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杜佑微微一顿,才是接着往下说:
“正如关将军所言,我军远道而来,战线拉得过长,粮草供给艰难。”
“若是从洛阳运粮,必定耗费时日,粮草还未到,我军早已断粮,不得不班师回朝。”
“如今唯有一计,便是就地取材!”
“就地取材?”
杜佑笑了,淡淡道:
“正是,眼前这大片麦田,不正好可解我军粮匮乏之忧?主公又何须舍近求远,苦等他处之粮?”
刘备恍然醒悟,眉宇之间闪过一丝喜色。
原来杜佑早已打上眼前麦田主意,想近水楼台先得月。
下一秒。
他急是问道:
“那依先生之计,眼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