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感受到那份默契和爱意,这是一种无声的交流,一种心灵的共鸣。
柳诗锦察觉到李寄奴靠近的手掌,干脆伸手握住,抬头望向他,
“领路之责,就交予你啦。”
到了河边,柳诗锦目睹百姓将成千上万的河灯推入河中,载着亡灵千里归乡,萤火点点,浮沉其间。
柳诗锦正看得出神,忽然感觉有人轻拍自己的肩膀。她回头一看,原来是李寄奴,只见他指着河边一处较为清静的地方,轻声说道:“夫人,这边人少些。”
柳诗锦点点头,感受着手腕处传来的紧握的牵引力和摩擦感,跟随在李寄奴身后走去。
到了地方,李寄奴拿出一个河灯递给柳诗锦,语气像哄小孩一般:“夫人,给。放河灯时要小心,慢慢来,否则稍一松手,灯就会漂走了。”
李寄奴仔细端详着河灯,突然觉得今年栖云河的河灯制作得甚是精巧,比他记忆中的还要精致好看。等柳诗锦接过河灯的那一刻,他似乎明白了其中缘由。
毕竟,今年的他不再形单影孤。
柳诗锦小心翼翼地点燃了河灯里的蜡烛,橙色的小火苗瞬间照亮了整个河灯。
李寄奴微笑着看着柳诗锦,提醒道:“夫人,记得许愿。”
随后,他们将水灯轻轻推入河中,任其在波光中漂泊浮沉。天色阴沉,本是孤独的烛火,在逐渐远去中与其他烛火相融,成为河流的荣光。这一盏盏微弱的星光,此刻承载了无数人的祈愿,这希望的光亮从人间升起,点亮了银河。
河灯,是追逐的梦,是回眸的等。
李寄奴思考片刻后,郑重地说道:“希望夫人永远开心,青春永驻。”
柳诗锦不禁一笑,扯了扯李寄奴的衣角:“我早已过了十八岁了。”
“那便是永远年轻美丽。”
河风拂过,李寄奴与柳诗锦的衣袂翻飞,发丝舞动,而河灯却稳稳当当,火苗依旧明亮。
柳诗锦的面容在飞扬的发丝中若隐若现,李寄奴凝视着,这是他此生都不想逃离的景致。
“李寄奴,你可知我许了何愿?”
当那比远方更远处吹来的风归于沉寂,李寄奴微笑着说:
“夫人聪慧过人,寄奴猜不透夫人所许之愿。”
“就算你示弱也没用,哼,我才不会告诉你我许了什么愿呢,说出来就不灵了。”
虽说如此,柳诗锦还是在心里又默默念了一遍自己的愿望:
“我希望这世界能对李寄奴好些。”
河灯已不成形状,被河水冲打得七零八落。李寄奴拨弄了一下灯芯,看着即将熄灭的火苗在水面上挣扎了一下,最终归于平静。
“夫人,我们走吧。菩萨已知晓夫人的愿望了。寄奴陪夫人一同回将军府,早些歇息。”
柳诗锦点点头:“谢谢你陪我,我很开心。”
路上,柳诗锦想起自己一直纠结的问题,便向李寄奴问道:
“李寄奴,你可知道我喜欢你哪一点?”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李将军有些措手不及,他只好退一步说:
“这……寄奴确实不知,夫人喜欢寄奴哪一点呢?总不会是因为寄奴对夫人好,夫人就认定寄奴了吧……?”
说话时,李寄奴忍不住偷偷瞄了柳诗锦一眼。
柳诗锦摇摇头:“当然不是。”
否定了他的猜测后,柳诗锦缓缓道出真相:
“我爱你,是因为你很好,而非只因你对我好。我爱你的平淡而不常、安稳却有力量,爱你如平波水面狂澜暗藏。”
言罢,她复问李寄奴:“你爱我哪一点?”
此问令李寄奴难以作答,他从未思量过自己钟情柳诗锦所为何因。
见李寄奴窘困,果不其然,柳诗锦轻笑出声。
凝视柳诗锦之笑容,李寄奴开始忖度。
我爱你,或因你若金色之夏日。
非也非也,我爱你,只因你是你。
非也,我爱你…
你笑靥如花,真像好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