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68年 周平王四年 初秋
金色的麦田,在大风得作用下,变成了麦浪,风儿一刮,让人心驰神往,恨不得参加秦国的收粮食活动,在人们夜以继日,辛勤的劳动下,麦穗不断的变成新的粮食,走入千家万户的桌上,也走进秦国的军营。那个时候,人们没有三餐的概念,一天两顿,由于粮食产量很低,百姓们干活时吃稠的,休息时吃稀的,而秦军则不同,有时候是豆子做的汤,有时候是猎物或者牲畜的肉,秦军有吃生肉的习惯,这可能和他们早期的部族传统有关系,也可能源自一种对力量的信仰,主要原因还是麦子产量不够,秦国每年都要向中原各国进口价格不菲的粮食,用作自身市场的供需。汧邑城不怎么大,但中原国家有的它都有,城南有个店铺,是以当地的酒为主要经营项目,有时候,老板也会从其他国家进一些其他口味的酒,那时候的酒以果酒为主,不像我们现在喝的那种白酒。店铺的名字叫做听令堂,这个店铺它最大的能力就是满足各国的商人对秦国的遐想和趣谈。客人们天南海北,哪里都有,凡是和秦国接壤的,不接壤的,除了犬戎,几乎都有,主要是以商人为主。二楼之上呢,都是雅间,用来招待地位很高的人。
听令堂的名字一听,还以为是个什么国家部门,其实就是个大一点,带点歌姬的酒肆。这天中午,从城西进来了一个客商,穿着戎衣,伙计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戎商,秦国以西有很多戎国,都处于半开化状态。伙计一看生意上门,立刻上去搭话:“这位客官,你要什么酒,解解乏呀!”这个戎商,他生的胖乎乎的,一脸的大胡子,穿着一件戎族特有的戎衣,里面却是周人的装束,脚上也穿着一双周人的布靴,他黑黄色的眼睛里,闪烁着狡猾的光。他闻言后用生硬的周室官道:“都有什么酒呀?”伙计一听,就来了兴致,我们这里以米酒为主,我们秦国的酒是出了名忘忧,喝了我们店的忘忧,您呀,就算有再多的忧愁也没了”。这个戎商,噗嗤一笑,又道:“自夸到了这个地步,你们还有什么酒呀”,伙计一看,心道:“这家伙想为难我,我不能让他小瞧了”便道:“客官,您看,”我们这里有鲁国米酒, 鲁国菊花酒 ,秦国忘忧 ,芮国沉醉 ,大周的丁香酒 ,晋国的树酒,齐国的梨花醉,卫国的……春香,伙计说到这里,就停了,因为他看到这个戎客,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伙计有点懵了,他不由得问道:“这位客官,您到底要喝什么呀?”戎客想了一下,回道:“把你们老板叫来,”伙计看这个人有点不怀好意,自己没办法招架,就道:“您等等,老板一会就来了!”说罢,他便去了后堂,过了一会儿,老板五十岁出头的样子,风尘仆仆的跑了过来,看见戎客,便道:“不知客人远到,刚才事忙,”戎客开门见山道:“我是绵诸国的商人,主要是以皮毛生意为主,看阁下这里的店,貌似南北商人汇集,我便发了心思,大家一起赚钱,我定期往你这里送点皮货,你若卖的好,我们四六开,你六我四,若卖的不好,我这里有我们绵诸国的上等好酒,名字没有,是我自家所酿!您给起一个!”未等老板答话,他便自顾自的走了出去,去外面的马上取货。老板姓秦,乃是国姓,他一听对方是绵诸国的,心里就有了计较,绵诸戎是秦国西部的一个部落国家,最近几年,绵诸戎因为和秦国的关系变好,绵诸戎的头人愿意向秦国称臣。秦襄公嬴开非常有头脑,他的主要敌人在东方,就是犬戎,为了稳定后方,防止秦国两面作战,秦国与绵诸开始进行贸易活动,为了让绵诸甚至西部的各国安心,秦国甚至开始了进行西行活动,主动与西戎各国进行友好交流,也对西戎各国进行了解。秦老板心道:“这个戎人,头脑还算不错,只不过,我要绝了他挣钱的心思,传到西域,我这个店在西边的生意也就到头了,想到这里,他就下了试试看的心思。”过了不久,那个戎客扛了一大袋用布条绑着的物件,走了进来道:“您放心,不给你多大的为难,这是俺们那边的野物,这十条鹿皮和二十条野猪皮,您先看看,酒呢,就是这个。”说罢,他把货物和酒都放在桌面上,秦老板慢悠悠道:“阁下把货物给我,是相信我的手段,您放心,东西我会尽量去兜售,至于这个酒吗,我先尝尝。”说罢,他拿了酒,打开瓶盖,一股清香扑面而来,他闻了闻,让伙计拿来了一个瓷碗,倒了一碗,酒色是黄色的,比较浑浊,但味道传的有点远,附近的食客闻到味道,都把头转了过来,看向了这里,老板把酒拿起来一饮而尽,酒色浑浊,但味道独特,不同于中原和秦国的酒,从胸到腹,一股火辣,直达肠胃。老板过了一会自言道:“入口滑,味道清香,有点辣,这酒就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