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的另一面就是与晋国对战的赤狄大营,赤狄的人,顾名思义,都是喜欢穿红色衣服的人,赤狄的上层贵族,都以穿红色衣服最为尊贵。
和先落对战的赤狄主将,名字叫做阿斯兰,他本名叫做甲孙,是赤狄六大部里的一支大姓的贵族,为了迷惑晋国上下,他起名为阿斯兰,其实,他的战功不是在与晋国作战时所立的,他主要的攻打对象就是黎国,黎国在赤狄境内,他本身是一个很古老的国家,相传他在商朝时期就建立了。
周文王因为黎国在商朝的左膀右臂,所以,在正式和商朝宣战前,找了一个理由,灭了黎国,西周建立后,为了稳定人心,周武王姬发又重新建立了黎国。后面这个黎国和古黎国有一点关系,但关系已经不大了。唯一的比较硬的关系就是周室和黎国一样,都是亲戚,都是姬姓。
甲孙在离开攻打黎国之前,他已经把黎国重重包围,就剩下最后一击时,被赤狄王调走,原因很简单,黎国不大,但是是中原国家的一支,晋国的刀已经戳到了脑门上,只能把甲孙调到了乳山,负责抵挡晋国的攻击。
赤狄军大营 主帐
一身深红色军服的男子,背着双手,立在一张古朴的地图前面,他个子不高,大约六尺七寸,生的不是很强壮,相反,还有点瘦弱,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他的身后坐了四个赤狄军的大将,他们都身穿赤红色的衣甲,他们从心里佩服这个矮小的男子,这个矮小的男人就是阿斯兰,也就是甲孙。
他们之前的统帅,因为在乳山指挥失策,导致赤狄让出了乳山,没有了乳山,赤狄就只能退到了这里。
主帐外面的大纛上有一个象征赤狄的大纛,上面是一个红旗,而红旗的上面,有两批交织在一起的白色飞马,飞马就象征了赤狄,赤狄也是游牧民族起家,如今的赤狄也是可以建城的,大家千万不要会错意,以为带戎的,或者带狄的都是游牧落后的民族,赤狄和犬戎不同。
犬戎是落后的奴隶制民族,但是赤狄不同,赤狄说白了是个大杂烩,他的城池和中原城池几乎没有区别,本来也是一个松散的联盟,他们和晋国在北方的争霸中,发现,他们十五个部落或者小国各自为战,非常容易被晋国各个击破,在周幽王时期,他们为了防止被晋国吃掉,就来了一个长山大会,在会上他们决定组建国家。
他们组建国家的目的就是为了抵抗晋国,你还别说,到目前为止,赤狄的国土是晋国的三倍不止,只是因为他们的国家无法被中原各国承认,就比如周王室,他们也曾怀揣着建立新国家的梦想,派出使者去镐京讨封,结果在晋国使者的离间下,导致功亏一篑,赤狄的头领(他们是三年换一次头领)非常生气,花了钱,赔了女人,还没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简直就是欺负人。
于是,他们不在朝见周天子,和晋国开战后,就自立为王了,每年都要和晋国在乳山和伊氏城附近打仗。不是因为争夺,而是晋国扩张速度惊人,他们不得已要出兵遏制。
甲孙看了看地图,回过头对右手的第一个将军道:“皋落出申,你的车兵,如今在什么地方?”
那个右手第一的将军,他就是皋落出申,他是皋落最年轻的将军,已经三十六岁了,他立刻给甲孙施了一礼,道:“启禀阿斯兰元帅,末将的驰车在后山的山沟,和晋狗征战数日,三百乘战车已经不足两百,让木匠和铁匠观察了,正在抓紧修理。”
这个皋落氏在整个赤狄,就是一个很大的姓氏,也是非常厉害的一个家族,他们在商朝前期就建立了一个国家,叫做洛国,不知道到了什么时候,洛国突然就不复存在了,洛国的子孙后代就是皋落氏,他们是一脉相承的,这一点可以肯定。
甲孙想了想,对皋落出申道:“明日派几辆战车对敌人展开吸引,记得车上要插上本帅的帅旗,尽量让他们看见,做出挑衅动作,只许败逃,不许缠斗,旗帜尽量做到乱扔,只要看见晋军追击,立刻扭头就走,不要和他们缠斗。你自己带着所有的战车,隐藏在这里。”说罢,他用手一指地图上的位置。
皋落出申立刻回道:“那里不是葫芦口吗,末将的战车只能在平原驰骋,不能进入那个鬼地方,那地方连头也调不过……”说罢,他一脸为难的看着甲孙。
甲孙严肃的脸上,立刻回道:“你放心,你的部队在葫芦口的底部,主要负责封死晋军入谷的退路,如果有晋军试图突围,你就用战车在葫芦口的外围,我记得那个外围也比较宽,比不得田野,但也够你大杀四方了!”
这话说完,让担心不已的皋落出申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