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又补充了一遍。
嬴开听后,皱起了眉头。他明白大臣们的担忧,但他也知道,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东犬戎可能会趁机恢复元气,再次威胁到秦国的安全。
"那么,立秋后呢?"嬴开转向子蒙询问道。
子蒙思索片刻,然后答道:"大王,立秋后正是收获的季节,我们的军队会更加充实,士气也会更加高昂。而且,东犬戎在这个时候可能会放松警惕,我们可以趁机发动攻击,取得更大的胜利。"
其他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认为立秋后是更好的时机。
嬴开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意见,他知道,作为国君,他必须要做出一个明智的决策。他思考着两个时机的利弊,最终做出了决定。
嬴开斩金截铁的对大臣们道"朝臣们,孤决定听从你们的建议,立秋后攻打东犬戎。我们先夺回沣水两岸,然后再谋求攻打岐山。"
朝臣们听后,纷纷表示赞同,他们对嬴开的决策充满了信心。
汧邑 伯爵府 后厢房
夜色深沉,月上柳梢。幽静的一泓池水,倒映出一轮皎洁的明月,水面平整如镜,波光粼粼。水岸树木林立,参差的枝叶随风而动,婆娑起舞。
夜已经深了,嬴开疲惫地走进了书房。
一整天的会议让他心力交瘁,但思念长子的心却一直存在。
他怀疑自己的长子被秦国老世族害死,这让他心如刀绞。
嬴开坐在书桌前,拿起一本古籍,却无心。
他的目光渐渐转向书桌上摆放的自己长子生前的所爱之物,一只玉龟。
那是多年前的一次郊游,嬴开和长子赢旭一起欢笑着,在河边玩耍时,捡到的一块玉石,回来之后,让匠人雕成乌龟的样子,送给了自己的长子,意欲福寿绵长,结果却……
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嬴开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他决定要为长子讨回公道,为他洗刷冤屈。但是,他也明白,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世族的势力在秦国根深蒂固,拥有不小的势力,贸然撼动他们也非容易的事。
嬴开的目光转向书桌上的一个砚台,这个砚台是他和二儿子赢硕的思念之物。
赢硕是他的希望所在,他准备将他培养成储君,继承自己的衣钵,为国家谋福利,虽然年龄只有十七岁。
赢硕进入书房,看到父亲的神情有些疲惫,他走上前关心的轻声问道:“公父,您今天开会辛苦了,会议进行的还有些顺利吧!”
嬴开微笑着点点头:“是的,今天的会议确实让孤有些疲惫。不过,看到你的到来,我心情好了许多。”
赢硕微微一笑,坐在父亲对面:“父亲,您有什么事情想和我商量吗?”
嬴开沉吟片刻,终于开口:“赢硕,你知道我为什么有意培养你成为储君吗?”
赢硕略微惊讶,但很快恢复了平静:“父亲,我知道这是您对我的期望。我会努力学习,为国家做出贡献。秦国国力如今有所回升,倘若在假以时日,我秦国必定可以崛起。”
嬴开点点头,满意地看着赢硕:“很好,你的回答让我放心。
但是,学业并不仅仅是为了你的储君地位,更是为了你的成长和未来。”
赢硕微微一愣,他能感受到父亲的话语中蕴含着深意:“父亲,您是说,我需要了解国家的发展,为国家的未来贡献力量吗?”
嬴开微笑着点头:“正是如此。一个优秀的储君不仅需要有卓越的学识,更需要有远见和智慧。
只有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赢硕默默地点头,他明白父亲的期望,也明白自己的责任。
他决心要努力学习,不辜负父亲的期望,为国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夜深了,嬴开和赢硕继续他们的对答。他们谈论着国家的发展,谈论着如何为人民谋福利。
他们的对话充满了智慧和思考,每一次的问答都让他们更加了解彼此,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信念。
在这个安静的夜晚,嬴开和赢硕的心紧密相连。他们的对答不仅是父子之间的交流,更是一种心灵的契合。他们共同的目标是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夜更加深了,书房里弥漫着浓浓的思考和希望的气息。嬴开和赢硕的对答将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也将成为秦国繁荣的基石。
赢硕临走时对自己的公父道:“公父,下次出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