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量级(52-57公斤),女子羽量级(57-61公斤),男子轻量级(66-70公斤)和男子次中量级(70-77公斤)。而朱暮彤和刘雄英则同属于雏量级,只是一个53公斤,另一个56公斤。
比赛每个回合 5分钟,常规比赛都是三个回合,而冠军决赛则是五个回合定胜负。
比赛规定的穿着装备也都和职业赛相仿,选手是不戴头盔的,男选手大多赤裸上身,露出精干结实的肌肉线条,尤其是诱人的八块腹肌,他们下身则穿着运动短裤,腰上戴好护裆,手上戴着露指拳套,嘴里则含着护齿。而对于女子选手的比赛穿搭,就是比男选手多了一件运动背心,而她们的肌肉感并不逊于男选手们。
多少在海边穿着比基尼的女孩子们梦寐以求的腹肌,在mma赛场上却成为了每个女选手的标配。因为结实的腹直肌、腹外斜肌和前锯肌不仅是性感的体现,更是在实战中可以有效提升核心力量并成为抗击打的保障。
而对于有健身经验的人来看,格斗圈的女战士们和一般运动爱好者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在她们的上背部,由于出拳的发力主要来自核心及上背部,她们从三角肌后束、菱形肌、到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再到背阔肌都比一般人明显得多,但又不同于攀岩选手那样宽而薄,因为格斗出拳的时候需要的是爆发力,她们更不会像攀岩选手那样由于体脂极低而呈现“拉丝”的肌肉状态,毕竟更饱满的肌肉可以有效对抗击打,而适当的脂肪也可以在高压的对抗中及时转化能量。
总之,这些格斗天使们即使不是职业运动员,只要是像朱暮彤这样的超级爱好者,都是极为刻苦和自律的人。她们用饮食控制着多余热量的摄入,同时又要保证维持日常训练和体能恢复的营养,尤其需要保证肌肉强劲的蛋白质。而训练的汗水不仅仅像普通人理解的那样只是热量的流逝,对她们来讲,这汗水里包含的有体能突破时的筋疲力尽,也有接下来恢复时的浑身酸痛,还有实战训练时的头破血流,当然也有肌肉线条变美后的满足感,以及实力提升后的成就感。
而平原决的赛事方是很有生意头脑的,其大部分运营经费来自于赞助商。比如他们就找到了有着著名运动品牌作为母公司的格斗装备制造商“格胜”,对方一口气签下了连续三年的主赞助商资格,每年愿意提供 50万现金赞助费。
这种赛事受众非常小但很精准,而很多这样的专业厂家都还没走进大众的视野,所以迫不及待地愿意赞助这些新兴的大众赛事。格胜除了要求要在所有赛前赛后官方媒体的线上线下活动现场和宣传资料里以及在所有比赛场地内都要有明显的“格胜” logo标识外,还要求所有参赛者穿戴格胜品牌的格斗服和拳套,这笔开销当然也算是格胜免费赞助的。作为一个起家于温州的品牌,这是一次打入华北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大好机会,精明的南方商人当然不会放过。
更何况格胜的创办人还是北大 emba毕业的企业家,也正是因为他得知决赛选手朱暮彤是北大博士毕业,于是在各大媒体品牌造势活动中,多次以朱暮彤的校友或同学自居,并且给人一种他们之间非常熟悉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在决赛前的那些网络谣言中,会有很多人相信朱暮彤打入决赛并不是凭借自己实力的原因之一。
而赛事的其他赞助商还包括什么功能型运动饮料、健身补剂、运动理疗仪、居家虚拟格斗模拟器等品牌,甚至还有私立骨科医院、牙齿种植诊所、整形美容机构等也纷纷成为了赛事赞助商。
赛事的另外一大块收入来源则是那些有资格报名的格斗馆所缴纳的高昂报名费,男女各两个重量级别,每个馆每个级别最多报两个名额,每个人报名费3888块。
那对于格斗馆来说,一些想借机出头的教练虽然是愿意出报名费的,但对于还只是初级或中级教练的他们来说,小四千元也不是个小数目,所以往往格斗馆和报名教练各出一半。
但到了学员这边来说,他们本来是馆里的上帝,虽然有一些像朱暮彤这样的优秀学员也跃跃欲试,但更多的还只是观望犹豫。所以馆里普遍都帮学员缴纳 3/4甚至 4/5的费用,只是象征性地收取学员千八百块钱报名费,以示鼓励。毕竟从长远来看,如果自己的学员有机会参加这样的赛事,甚至可以取得一些好成绩,格斗馆的收益还是最大的。更何况仅仅凭借参赛学员自己和他们亲友团、馆里其他学员们的朋友圈、微博、短视频这些,就可以帮助格斗馆免费推广,而且投放非常精准,这时馆里如果再同时发一波体验券、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