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秒啊,也就是你真正能清晰看到的影像只存在于第一秒和这最后一秒啊,而且假如这个原始视频无限延长下去,你这叠加造成的模糊影像持续时间也是无限延长啊!”
听到小苗的疑问,暮彤轻松一笑,像是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一样,有条不紊地回答着:“你再仔细看一遍刚才这个合成的视频,我可不是随便放的一段视频。你觉得你刚刚说的这叠加的 38秒都很混乱么?”
小苗又反复看了几遍这个叠加后已经时长变成 40秒的视频,起初她并没有发现能解答自己疑问的线索,直到当她看到第三遍的时候,她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在视频播放中,按下了暂停键,然后在这里不断拉动进度条观看了足足五遍后,终于恍然大悟。
原来整个视频是在一个山里拍摄的,镜头一直处于静止状态。画面中除了面前那座一动也不动的巍峨山壁外,还有镜头前的几棵大树以及那随风轻动的树叶,而就在不远处镜头正对着的一个树枝上居然有一只褐色的松鼠。起先它在那里一动不动,躲在树枝的影子里,小苗前几次观看竟然都没注意到。但就在整个视频的第 12秒那一刻,那个家伙在画面中试探性地动了一下,而紧跟着在画中画中的松鼠也每隔 1秒钟重复一次这个动作,但由于动作太快,远远小于 1秒,而并没有让松鼠的影像产生叠加,只是像是它连续试探了 11次。或者严谨地说,松鼠从第 2秒开始就在画中画中被叠加,但因为一直是静止的,所以这种叠加并没有产生重影或异常,就和那在整个视频中一直持续不动的山壁一样,反而是那些随风而摆动的枝叶在画中画的叠加中显得有些不真实。
而小苗在前几次看这个视频时,只是考虑了画面的整体画中画叠加,所以粗略地得出了她之前的结论,认为有画中画出现,叠加就开始了。
但如果站到朱暮彤的视角,其实她现在左眼所看到的世界,是一个一直持续处在类似这种画中画叠加的场景。只是如果她看到的是那保持不动的山壁,每一个时间线叠加完的结果都是一致的;而如果她看到的是那个突然动了一下的松鼠,她看到的叠加态就像是老式 dvd遇到划痕那样,反复卡顿重复着,就像她看到刚才小苗出拳,实际上由于她眼睛的采样间隔非常小,不可能像她设计的画中画那样按照每隔一秒向后排列,而应该是几乎产生无穷个画中画在时间线上连续排列开,所以她刚才看到小苗实际上是在这 10秒钟出了无数次拳,当然这从出拳到最后小苗手臂展开的每个过程都在这 10秒钟左右的间隔中重复了无数次,所以她才会看到一片模糊甚至眩晕;而当她看到的是持续随风摆动的枝叶,她看到的就会是虽然模糊但由于变动很细微而不至于混乱的影像,就像她现在看小苗说话时的面部表情那样。
朱暮彤看到小苗的脸色一会儿好像明白了什么,一会儿又似乎更加糊涂了,于是进一步阐述起来,其实她这也算是为自己梳理着思路:“我们可以先定义一下这个提前看到的时间差,我们设为 t,然后我们设定任意一个时刻为 t,而我左眼中在 t这个时刻看到的并不只是在 t-t这样一个瞬间时刻的景象,而是从t-t到 t这个时间范围内的叠加景象。”她停下来,以确保小苗可以跟上自己的节奏,当她看到小苗依然满脸不解时,干脆从自己的挎包里取出纸笔,当着小苗的面写起公式来。
“也就是在我这只眼睛里,看到的每一个瞬间都是这个 t秒内的叠加场景,只不过如果一个物体,在 t秒内不会产生位移或不发生变换,这个叠加效果就会只是简单重叠,我看上去的情况就是清晰的。而如果这个东西会发生变化,这变化的场景在我眼中一叠加,就产生了重影。而如果这种变化越剧烈且持续时间越久,我眼中的叠加场景就越复杂、越混乱。”朱暮彤在她的本子上画好了一条时间轴,并在上边圈圈点点了一番。
“所以,你刚才说我出拳的过程持续了 10来秒钟,意味着那个 t=10秒?”小苗似乎听懂了。
“只能姑且这样假设,因为从你出拳到伸直手臂这个过程本身也持续了1秒钟左右,更何况你最后并没有停留 10秒以上便又收回拳头了,这也会造成我眼中产生新的重影呢。”
“也是,不过我收回手臂的动作可没有像出拳那样跟慢镜头似的,也就一瞬间就做完了。”
“是呢,所以我也没想好如何精准测量。”朱暮彤感觉有些难办,不过她并不在意这精确的时间,至少她现在大概知道造成自己左眼这异常情况的原因了。
“这再简单不过啊,我们可以用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