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这不合礼数。”
张天阳还是拒绝了,比起舒舒服服坐着,还是站着更让张天阳着迷。
眼前的先生是宫里头那位皇后派来的,书教的乱七八糟,张天阳没来之前,原来的张天阳就发现了,也提醒过元孝,告诉元孝,宫中夫子的课可以不听。
府中有元孝的外祖请来的最好的先生,只不过宫里头的人不知道罢了。这府上的一切,都是元孝外祖家安排的人,元孝的舅舅,甚至派了江湖中人来保护元孝,张天阳着实有点多余。
元孝已经十二岁了,他不是小孩子了,能看懂宫里的意思,所以他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反抗。
元孝就是要让宫里的人知道,自己不学无术,他想要扮猪吃老虎。
张天阳冷汗直流,这大哥,这么没脑子吗,还扮猪吃老虎,殊不知,皇后吹吹耳旁风,皇上就会厌烦他,谁会喜欢一个不尊师的孩子呢。
“殿下,您该去唐夫子那里温书了。”
元孝上课的时候,张天阳分析了一下元孝的竞争对手。
皇后生的大皇子元澈,二皇子元盛,贵妃生的三皇子元朗。皇帝元庆子嗣不多,但是架不住弟弟们的子嗣多。
张天阳分析,皇帝迟迟不立太子,就是为了从四个儿子里选一个更有用的,要斗得了前朝百官,也要压得住各位王爷。
皇后康雅,背后是康丞相,贵妃李诗然,背后是李将军。人家可是丞相、将军,自家皇子呢,背后是富得流油的外祖家。
可惜啊,自古文人都觉得商人重利轻别离,这位皇帝也不例外,连带着四皇子,也觉得沾上了铜臭味。
嫁出去的长公主,贬出城的王爷,比你强的兄长,大嘴巴国又屡屡来犯,元孝啊元孝,你要登基,还真是不容易。有钱没用,你外祖家出不了一个将军,一个在朝中能说得上的话的人,怎么给皇帝上眼药。
这个副本,对张天阳来说,才是地狱级别的。
今日的课结束了,张天阳又要带着元孝去练骑射,张天阳真是不想在太阳底下晒,把他送到马场就站在树下不肯往前了。
“张天阳,你觉得有必要练习骑射吗,舅舅派了那么多人保护我呢。”
“殿下呀,君子六艺,您样样都要会,听说皇上还是皇子的时候,还带兵打过仗,您要像皇上一样刻苦,将来才有机会站在皇上身边替他分忧。”
张天阳小声的嘟囔,确保周围没人能听见。
“你从前不是这样的。”
元孝有点恼火,从前这种天气,张天阳都会带着他在屋内喝凉茶,今天这是怎么了。
“从前,殿下在长身体,奴才不愿看您受累,而今,殿下已经长大,不能再拖着不练了,大皇子已经去大鼻子国传授种植技术了,您还要等吗。”
元孝似懂非懂,跟着师傅走向自己的小马儿。师傅带着元孝上了马,若不是都城中各路眼线太多,元孝就可以出城练习骑射了。
府中人人都心疼元孝,张天阳觉得不理解,为什么要心疼锦衣玉食的主子?尤其是张天阳弯着腰一口一个奴才时候,更不会心疼元孝。
看着元孝在不大的院子里骑着马,脸上呈现的是快乐,到底是个半大的孩子,想想自己十二岁的时候,还因为妈妈不让吃辣条痛哭流涕。
“府里是安全的,阳公公不必太担心元孝的安危,外面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您可以坐远一些,免得中暑。”
老管家走到张天阳身边,看到张天阳面色凝重,以为张天阳在担心元孝,其实就是太阳太大了,张天阳想眯着眼睛看人。
“哦,没事,管家,咱们四皇子骑射还挺不错的,英姿飒爽。”
管家一脸担忧的看着四皇子,拉着张天阳好一顿询问。
“咱们四皇子身体孱弱,这样的天气,练习骑射真的好吗。”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老管家,这点道理你不会不懂吧。”
“我就是个老匹夫,不懂这些大道理,但是我答应老爷要保护咱们四皇子。”
“不是,我的意思是,他想成才,就得受累。”
“你看那骑马射箭,安全吗。”
“当然安全,那师傅不是他大舅找来的吗。”
“哎呀,老爷知道了该心疼了。”
张天阳脑子中闪过一些片段,那个老爷叫...陈发财?确实发财了,而且还只有一位夫人,生了三个儿子,一个闺女。这个闺女就是四皇子早逝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