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救命之恩,刻骨铭心!”
马车在滂沱大雨中,冲进了“巴黎医院”,在“急诊室”门前停了下来。值班医生和护士们,立刻用担架将马德顺送进了“急救室”!
几分钟以后,值班医生从“急救室”里出来,拿着一份表格,对两位姑娘说:
“病人伤势严重,失血太多,生命垂危,必须立即手术!谁是病人的亲属?”
“我们都是!”安娜和丽莎异口同声地说。
“谁来签字?”
“我们都签!”
安娜和丽莎,先后在手术通知单的亲属签名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值班医生接着说:“由于需要的输血量太大,医院的血库告急,已经派人到‘巴黎血液中心’求援去啦!请您们在外面等候。”
“不用等候了!我是‘o’型血,直接抽我的!”安娜第一个卷起了衣袖。
“我也是‘o’型血,可以直接抽我的!”丽莎也卷起了衣袖。
就这样,安娜和丽莎姐妹俩的鲜血,流进了马德顺的血管里,他那苍白的脸上,开始有了一点血色,呼吸和心跳慢慢恢复了正常!中国小伙子垂危的生命,终于保住了!
手术后的病房里,马德顺头上缠着厚厚的绷带,口里和鼻孔里都插着导管,手背上打着点滴,双眼紧闭,躺在病床上,仍然处于昏迷状态。安娜和丽莎焦急地守候在病床边。
三天之后,马德顺慢慢睁开了眼睛,终于舒醒过来!他看见安娜和丽莎都陪伴在身边,竟然不认识她们,开口问道:
“你们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里?”
安娜惊慌地找来了值班医生,忐忑不安地问道:
“他竟然不认识我们?我们是他的妻子啊!”
医生仔细地检查了病人的呼吸、心跳、脉搏,测量了血压,检查了大脑反应的灵敏度,和眼睛的对光反应,确定状态正常以后,对两位姑娘说:
“病人的大脑受了伤,出现了暂时的‘失忆症’,过去发生的事情,已经记不起来了。只有当大脑受到特殊的刺激和引导之后,才有可能恢复记忆。”医生停顿一下,接着说:
“不过,请放心,病人可以重新建立新的记忆,这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十天之后,马德顺撤除了头部的绷带,已经可以下床活动了。他坐在床边,丽莎正在用勺子给他喂牛奶;他仍然一脸茫然,不认识这位金发姑娘是谁?
这时,病房门开了,安娜领着一位金发碧眼、打扮时髦的中年女士走进来,她就是“上海涉外人员培训班”的法语教师——爱丽丝。原来,她也是安娜中学时代的老师,两天前刚从中国上海回到法国巴黎。
爱丽丝走到床前,用中文向马德顺打招呼:
“马同学!您好!我是爱丽丝,爱丽丝……。在‘上海涉外人员培训班’,培训班……,您想起来了吗?”
爱丽丝坐下来,耐心地引导着马德顺,启发他的回忆。
马德顺的眼神已经有了反应,慢慢想起了“上海涉外人员培训班”上课的情景。
他突然站起来,向爱丽丝深深地鞠了一躬,说了一声:
“老师好!爱丽丝老师好!”
“马同学好!”爱丽丝立刻用中文回答。安娜和丽莎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孩子,请坐下,让我给您讲一段故事。”马德顺坐下后,爱丽丝开始讲故事:
“不久以前,有两位法国姑娘,在倾盆大雨中,把身受重伤、不省人事的中国小伙子,送到巴黎医院抢救;接着,又卷起衣袖,为这个生命垂危、奄奄一息的年轻人输血!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终于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马德顺听着,听着,慢慢想起了不久以前发生的事情:
“老师,我想起来啦!在风雨中,我与三个黑人搏斗!”
马德顺已经泪如泉涌,终于打开了部分记忆的闸门:
“老师,我明白了!这位中国小伙子就是我!救我性命的两位法国姑娘,就是安娜和丽莎!救命之恩,刻骨铭心!我将用我的一生来报答!”说着,动情地站起来,向安娜和丽莎深深地鞠了一躬!
34、张金凤果断抉择
中国,白沙镇“石坝街88号”,张金凤家里。
刚吃过早饭,金凤的母亲廖容芳,正在与丈夫张家良商议金凤的事情。妻子说:
“家良,金凤快要从‘聚奎书院’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