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梦圆巴黎 > 109—114章

109—114章

苏菲接着发言。

“国内的豆腐生产,听说又有了很多新的品种,请马总回家打听一下,我等着您带回来好消息。”杨正福接着说。……

几天以后,马德顺登上巴黎开往马赛的火车,开始了回国的旅程。妻子丽莎,两个可爱的孩子,还有杨正福和妻子吉玛,以及他们的儿子,都到巴黎火车站送行。

马德顺从马赛港,登上开往中国上海的“豪华客轮”,一个月后,到达上海外滩的“十六铺码头”。在阔别祖国十年之后,他第一次踏上了自己祖国的土地!

马德顺归心似箭,只在上海停留了三天,抓紧办好了相关的业务:将采购好的中药材、绫罗绸缎、精美瓷器,托运到法国巴黎,还与各位供应商,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

马德顺立即动身,回归自己魂牵梦绕的故乡,去寻找青梅竹马的恋人——金凤姑娘!

晚上,从上海开往重庆的客轮一靠岸,马德顺没有离开码头,立即转乘开往白沙的小轮船,第二天早晨,小轮船就安全停靠在白沙码头!

马德顺提着皮箱,走出船舱,举目望去,一排排依山傍水的“吊脚楼群”,映入眼帘。这是多么熟悉的地方啊!这就是我的故乡,生我、养我的千年古镇——白沙!

白沙的轮船码头上,出现一位身穿休闲便服,英俊潇洒,戴着墨镜,提着皮箱的陌生客人,吸引了人们好奇的目光。一群挑夫和滑竿哥围上来,争抢着生意。

“老板,我来给您扛皮箱。好不好?”一位挑夫抢先说。

“请问老板到哪里?请上我们的滑竿!”一位滑竿哥大声说。

“我们这副滑竿最安逸!保证老板坐得舒服!”另一位滑竿哥也大声说。

马德顺坐上了靠得最近的一个滑竿,说了一声:

“到‘望江台’!走吧!”

两位年轻力壮的滑竿哥,抬起滑竿,踏上了白沙古老、崎岖的石板小路。

这是多么难忘的地方啊!马德顺看见白沙景色依旧,物是人非,市场繁荣,感慨万千!为了避免碰见熟人,他用折叠扇半掩着面孔,催促滑竿哥说:

“快点!再快点!”

滑竿哥一路小跑,很快就来到了“望江台”的吊脚楼下。

“到了,请停下!”马德顺走下滑竿,掏出两个银元,付给一人一个,接着说:

“钱不用找了,谢谢您们!”

两个滑竿哥,惊喜异常!向老板深深地鞠了一躬,高兴地快速离去。

马德顺绕过熟悉的“望江台”吊脚楼,首先来到老邻居,杨正福父母的家门口。

“咚咚咚!”马德顺取下墨镜,敲门三下。

门开了一个缝,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大爷,探出头来,看见一位陌生人,站在门口,惊异地问道:

“请问,您找谁?”

马德顺一眼就认出,这是杨正福的父亲杨万年,虽然岁月为他增添了白发。

“杨叔叔,我是您的小德顺呀!您的儿子正福,托我看您们来啦!”马德顺说。

“请进!快请进!”马德顺进门后,杨万年关上门,向里屋喊道:

“正福他妈,小德顺回来啦!”杨正福的母亲,立刻迎了出来。

三个人在堂屋坐下,马德顺从皮箱里,取出几样东西,对两位老人家说:

“您们的儿子正福,托我为他办三件事。”马德顺停顿一下,继续说:

“第一件,这是您们儿子的亲笔信,还有儿子、媳妇和孙子,最近拍的照片。正福现在和我在一起工作,是我们集团公司,豆腐工厂的厂长。”老两口拿起照片,左看右看,只见儿子和洋媳妇中间,抱着一个小孙子,对着他们微笑,老两口高兴得合不上嘴。

“第二件,这是正福托我,给您们带回来的钱。我已经为您们兑换成了银元,一共一千块大洋!这是银票,在白沙的银行里,就可以兑取!”杨万年高兴地,收下了银票。

“第三件,正福想了解,家乡有什么豆腐的新品种?请您们把经验传给他!”

“托您的福!前一阵子,儿子写信回来说,您对他照顾得很好,他那漂亮的洋媳妇,还是您给他介绍的呐!”杨万年停了一下,激动地说:

“我家的豆腐作坊,早就交给小儿子打理,等一会,我叫他写个材料交给您。好吗?”

“好的!我临走之前,再来一趟!”马德顺慢慢将谈话,引向正题:

“请问,您们知道‘绸缎商店’张老板的情况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