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下了飞机,踏出机场大门时,一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面带微笑地迎了上来。他的态度恭敬中带着亲近,口中喊道:“杨爷爷好!杨爷爷辛苦了!一路上还顺利吧?这么久没见杨爷爷,我可想杨爷爷了,这不,特意向爷爷争取了前来迎接您和师妹。”
杨国医手柱着拐杖,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亲切地回应道:\"原来是云淮啊,你这小子就会说,想我也不见去京都看我!不过,几年未见,看着比以前成熟稳重多了!”
青年道:“杨爷爷说的是,确实是我的不是,我就该年年去唠叨杨爷爷,直到杨爷爷嫌我烦了,赶我回来为止。”
杨国医笑道:“刚夸你稳重,你又开始皮起来了!”
青年不禁用手挠了挠头,略带不好意思地:“杨爷爷又来打趣我了,以前年纪小,不懂事,确实挺跳脱的,劳烦爷爷和杨爷爷一直以来对我的关怀与操劳。”
杨国医呵呵笑,道:“无妨,无妨,我倒蛮欣赏你这种率真的个性的,行医的时候严谨就行,生活还是随性些好。”
青年也笑道:“杨爷爷说的是!”
杨国医紧接着又牵过梁翠,介绍道:“这是你梁翠师妹,这次来和你们一同学习一段时间。”说着,又对梁翠道,“阿翠,这是你许知诚爷爷的孙子许云淮,你喊他云淮师兄就好。”
许云淮此时也将目光投向了梁翠,其实方才迎面走来时,许云淮就已经意识到眼前之人定是位容貌出众的佳人。然而此刻定睛细看,他仍然被梁翠那明艳绝伦的容貌所惊艳。
苏杭向来出美人,见多识广的他看着梁翠也不禁稍稍愣神,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赶忙堆满笑容问候道:“梁师妹好啊!接下来的日子里,还要麻烦师妹多多指教!”
梁翠也微笑道:“云淮师兄好,是师兄不吝赐教才对。”
许云淮道:“师妹谦虚了,师妹的大名我可是如雷贯耳!”
梁翠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大名什么的,听听就算,别当真了!
许云淮见状,转而对杨国医半开玩笑地道:“杨爷爷,梁师妹,吴伯伯,咱们先上车再聊。我爷爷正在家里翘首待盼,若接你们回去晚了,说不得又说我办事不利了!”
说话间,有两名佣人装扮的男子上前接过梁翠和吴管家手上的行李。
于是,梁翠和许云淮一人一边,轻轻搀扶着杨国医,走上车。
车上,许云淮一路和杨国医说说笑笑,偶尔也会向梁翠询问一些关于她生活和学业方面的事情,兼顾梁翠的感受,不让梁翠觉得被冷落。
不过,多数时候都是许云淮在说话,而梁翠则静静地聆听着。
从许云淮和杨国医谈话中,梁翠知道了许云淮小的时候经常跟随他爷爷到杨国医家小住。
期间,由于他生性活泼好动,思维也活跃!曾因为对药材的药性感到好奇,但又不懂得如何正确处理,差一点就将杨国医的药室烧毁。幸运的是,人没有什么事,也没有造成多大的损失。
此外,许云淮在京都读大学期间经常去向杨国医请教,假期更是直接赖在杨国医家里向杨国医学习。
所以,对杨国医,许云淮就像对自家爷爷一样,既尊敬又亲近。
而许云淮的爷爷许知诚,正是五大国医之一。
说到五大国医,那是各有所长、名震医学界!
他们散布在华夏大地的各个地区,各自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卓越的才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因此赢得了国医的崇高声誉。
他们都有属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其中因为杨国医为国家贡献最大:不止随军将近十年,拯救了无数人性命,包括许多建国大人物,这些年来更是捐赠大量的钱财支持国家处理各地灾情。
而且,五大国医中,杨国医年事最高。再加上本身医术技能几乎是全方位都有所涉猎。
所以,五大国医隐隐以杨国医为首。
而许知诚许国医,今年已经七十三了,比杨国医小八九岁。但是,两人相交莫逆,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许国医以针灸之术闻名于天下!其针灸之术是公认的无人能出其左右,在这方面,五大国医都甘拜下风。
许家世代行医,世代居于苏杭,是医学世家。曾于我国战乱时期捐赠大量的药材,建国后每当有哪里有需要,都出资出力免费支援。
医术高超,急公好义!也因此被尊为国医之一!
车子停下来,许云淮先下车,然后为杨国医打开车门,扶杨国医下车,梁翠也随之下车。
此时,他们已经穿过大门,身处于一座园林内部,正站在一座阁楼前。而阁楼门口,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