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翠全程只是单纯参与考试,毫无造假作弊之可能。但是,这些天才们却有嫌疑。如此,既是为了堵住梁翠之口,也是为做给杨国医看。
没想到,这一规则现在反而成了梁翠的助力。她那完美的答卷贴在那里,犹如一块大石头,重重的压在众人的心头!
这些自视甚高的天才们,此刻脸上的表情可谓是精彩纷呈:有的惊愕得张大嘴巴;有的满脸不可置信;也有的一脸不服输,认为考试厉害,医术不一定就厉害,他们还是不服,接下来再战;还有的则是面露羞愧之色,低下头不敢与梁翠对视。
那么多人多挑战一个年纪不如自己的小女子,结果被对方实力碾压,不管你服还是不服,就问你脸痛不痛?
而梁翠,则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站在那里,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在向所有人宣告:“你们不是要挑战我我吗?来啊!我接着就是!”
梁翠用自己的实力实现了第一轮的完美打脸!
第二轮比赛定在了正月十四这天,主题是临床诊治。
为了确保此次比赛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正且专业,中医协会再次下足了功夫。
他们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严格而周密的措施。
首先,中医协会向多家赫赫有名的中医医院广泛征集了数千名身患各种病症的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各不相同,涵盖了多种疑难杂症以及常见疾病,从而充分考验参赛者们的医术水平和临床经验。
接着,成功跻身前五名的参赛选手,每人需从众多病患者中随机抽取一名患者,这一名患者并非只是自己的诊治对象,也是所有人的诊治对象。
能参加第二轮比赛的也只有十人而已。
整个比赛将持续三天时间。
第一天是梁翠和第二名抽取两名病患。
然后,中医协会组织带领各位参赛者前往患者所在的医院。到达目的地后,十位参赛者需要依次为这两位病患者进行脉象诊断并开具药方。
在此过程中,每位参赛者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全力以赴,梁翠也不例外。 完成诊断后,参赛者们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内迅速整理思路,将相关信息转化为详细的书面诊断报告。
这份报告不仅要准确记录患者的症状表现、脉象特点等关键要素,还要提出针对性的治疗建议与方案。
最后,大家需将各自撰写好的诊断书统一上交至中医协会指定的箱子,并密封好。
此外,比赛一开,由始至终,无论是病患抽取阶段还是实际诊疗过程,甚至包括提交诊断书的环节,所有参赛者都被要求始终处于众目睽睽之下,不得擅自离开大家的视野范围,直到交完诊断书为止。
这种安排旨在最大程度地保证比赛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防止任何可能出现的作弊行为或争议情况发生。
第二天的流程和第一天一样,只是这次抽取的病患增加一人而已。
两天比赛完后,第三天,中医协会组织专家团队,当众拆开密封的箱子,对这些诊断书以及药方进行细致深入地研究与分析。
同时,他们还会参考医院给出的原始诊疗结果,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评判哪位参赛者更具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除了诊断书外,参赛者还必须亲手根据自己开出的药方熬制出药汤来,汤药的实际功效也是至关重要的评判标准。
在汤药评判方面,中医协会更是请来了一位国医亲自坐镇。
并且,煎煮的汤药是匿名的,只有对应序号,连国医都不知道哪一份是哪个煎煮的。这样一来,完全避免了人为因素对评选结果的影响,让每个参赛者都能得到公平公正的评价。
毫无疑问,比赛越公平,对梁翠也越有利!为此,梁翠对中医协会总算有了那么一丝好感,他们也并非只偏向那些天才“关系户”。
在诊断这个环节上,梁翠表现还没那么令人惊艳。毕竟,患者所呈现出的症状就摆在那里,而能够参赛的都是万中选一的天才,他们在这一方面的能力不会差到哪里去,可以说与梁翠的差距不算大。
梁翠挺多是对症状的描述更详尽一些,另外就是看出来的症状全面一些。但这样的优势并不能让她独树一帜,因为也有其他参赛者同样具备类似的水平。
比如说,在第二天接受诊治的第二位患者身上,梁翠成功地发现了一个极其细微、不易察觉的病症。可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两名参赛也准确地做出了相同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