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义成这是第一次在外人面前显露自己的“神仙”本事。-暁.税¨宅~ \首`发-相对于在组织内部的小心谨慎和偷偷摸摸,在光头这里他就要大胆且放肆了很多,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秘密一旦暴露后对方会有什么不利自己的举动,因为他已经是一国之元首,不是应该默默无闻的小人物。
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有绝对的自保能力,不是空间的力量,就是应该简单的易容变身,就让代玉浓的手下找不到北。何况现在是光头有求于他,想来动手之前会再三掂量掂量,这么做值不值得。
言归正传。
这十一个师不只是进攻,而且是要负责消灭沿途的日军部队。已经侦察过了,在湘桂边界一带,日军也部署了不少兵力,就是防止国军的反扑。从全县以供开始,到永州、邵阳一线,陆续布置着日军第三、十三、三十四、五十八等4个师团,以及独立混成第二十二、八十八两个旅团,一共约10万人。
如果能够将这十万日军吃掉,日军十一军基本上就成了空架子。
这是攻坚部队,剩下的就是阻援阻敌的任务。
第九战区薛伯陵的部队负责对江西、韶关方向的日军进行警戒,阻其来路。`1.5\1′x_s.w\.,c,o~m?在柳州、桂林四个军的国军部队,则负责应对日军从清远、肇庆方面的来军。至于长沙、岳阳、乃至武汉方面来的日军援军,则由缅甸空军负责炸毁铁路和运输船只,延误其行程。
反正作战时候只要十天,可能十他都不需要,所以只需短暂延缓日军援军行程即可。
总体来说,负责阻援的国军部队压力不是很大,不管是兵力数量还是地理地势上,国军都占有优势,唯一要关注的就是负责攻击的十一个师进攻时的力度和速度。相较于缅甸军队,中国军队,包括了远征军部队,在攻坚战上经验明显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孙义成私下里给白健生建议,从新一军和新六军各调一个师到南线战场,加入缅甸军队一方,从缅甸军队五个师中调两个师分别进入新一军和新六军。
这个建议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很爽快的答应了,因为他见过缅军,知道对方的装备和战斗力只在自己部队之上。
和孙军长相比,新六军军长廖建楚就骄傲和自负得多,根本就不相信缅甸军队的战斗力会超过自己全副美械装备的新六军。`二_八`看~书?网¨ ?耕/薪~最*快`结果当孙立人带他去缅军随便一个师里面走了一圈后就沉默了,接受了部队的调换。
廖建楚之所以骄傲,是在他的部队全美械装备。
当时新六军每个连装备轻机枪9挺,正副班长配备汤姆森冲锋枪18支,6门美式m1型60毫米迫击炮,火焰喷射器1具,普通士兵则使用美式m1903、m1917步枪,连部通讯员、警卫员等配备m1卡宾枪;每个营辖3个步兵连、一个装备9挺重机枪的机枪连,一个配备2具巴祖卡火箭筒的排。
另外,新六军每个团都有一个反坦克连(6门37毫米战防炮)、一个迫击炮连(6门m1a1型81毫米迫击炮)。师部直属队里有两个装备美式miai型75毫米山炮营(各装备12门),军部直属部队里有两个装备了美式m1a2型105毫米榴弹炮的炮兵营(各装备12门)。
这些装备放在国军部队里面,那绝对是一顶一的强军,可是和缅甸军队一比,就是,怎么说呢!芝麻和西瓜,或者是煤渣和白糖之比。虽然不能到一个天一个地,但差别也是显著,让廖军长很是脸红。
新六军中士兵手里的美式m1903、m1917步枪,那都是缅甸士兵最早期使用的步枪,缅甸民兵都是人手一支。连一级轻重机枪数量差不多,而火箭筒缅甸军队直接装备到了班,而新六军一个营只有两具。
缅甸士兵中,像m1903这种步枪虽然有,但数量很少,基本上都是加装了瞄准镜,枪法好的士兵进行远程狙杀。其他士兵手里基本上是m1加德兰半自动步枪,班长副班长手里同样是冲锋枪,可除了汤姆森冲锋枪,另外一种更漂亮更有杀气的冲锋枪他们却不认得(56式冲锋枪)。
更让廖军长感到吃惊和不解的是,缅甸士兵竟然人手一支m1911a1柯尔特自动手枪,普通士兵哦!除了长枪竟然还有一支短枪,就插在他们的右腿大腿外侧(部分左撇子插在左大腿外侧)。
柯尔特自动手枪,国军高级军官都不一定有,而缅甸士兵竟然人手一支,这是得多么豪横!多么有钱!
廖军长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