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重生六零,我靠农场钱多多 > 715章 未命名草稿

715章 未命名草稿

劳作。眼看着家里的粮田无人打理,王东侯的爷爷原本计划将其转让给别的2人家去耕种。然而,这一想法却遭到了王东侯的坚决反对。

原来,王东侯心里非常清楚,种粮食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因为再过一年左右,一场席卷全国的农民工浪潮即将汹涌而来。尤其是在种植粮食的几个关键环节,比如拔秧、栽秧、割稻、割麦等等,都会有从北方来到邗城的人们前来帮忙。这些来自北方的人被当地人戏称为“侉子”,他们专门从事这些农活,并且按照每亩地的工作量来收取相应的费用。不仅如此,等到1990年之后,更为先进便捷的联合收割机开始逐渐普及开来。为了进一步减轻劳动强度,家家户户都宁愿花费一笔钱,请这些机器来完成收割工作。因此,如果现在就轻易放弃自家的粮田不去耕种,那无疑是一种极不明智且得不偿失的做法。

那时候人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种粮食还是选择杂交稻,因为杂交稻产量高。而王东侯劝爷爷不要种植杂交稻,一定要种大稻,因为大米口感好,吃起来香,虽说产量低,但依目前情况看,王东侯爷爷、奶奶饭量都不大,消耗粮食少,只有王东侯刚开始发育,饭量猛涨。按照王东侯算了一下,当时的杂交稻一亩能产1000斤左右的稻谷(后来在袁隆平院士的不断研究开发下,亩产达到2200斤以上),

而大稻亩产只有800斤,王东侯家粮田1.8亩,可产大稻1440斤,稻谷的出米率是百分之七十,可机米1000斤左右,再加上一年一季出产的小麦,足够一家人的口粮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