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瑾离开后,姜桂月看着昏暗的房间。
像极了她第一天来的模样。
昏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
真正的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伸手不见五指。
刚才他们在门口的谈话,她将将就就,听了个大概。
从学校难受的那一刻开始,姜桂月看见了许多画面。
画面闪烁,难以捕捉。
她猜测,那或许是她的记忆。
不是原身,而是她。
那些都是她的记忆。
直到清晰的抓住那些记忆碎片,她就已经确定。
她就是姜桂月,这具身体的主人。
这个答案让她心底无比震撼。
也明白为什么一直没有系统的存在。
那些记忆里,包含了从出生开开始,所有记忆。
诞生时,阿枝和姜书屿年轻的脸上,露出的兴奋表情。
给她取名字时候的纠结,最后被因为飘香的桂花和皎洁的月亮,取名桂月。
然后是满月,周岁。
一岁后,姜书屿忙碌着自己的集团事业,一个人管理着公司,公司越来越大,越来越忙。
但也会尽力抽时间陪姜桂月。
而阿枝也忙着自己的设计。
因为两个人的忙碌,陪伴姜桂月的时间越来越少。
后来在她三岁的时候,一家人去旅行,结交到不少朋友。
与他们合作,公司发展逐渐稳定,阿枝也闲暇之余,带着姜桂月去参加慈善活动。
善良的她,因为她的阿月,经常资助大山深处的那些孩子,让他们吃饱,穿暖,有书读,有学上。
甚至不惜辛劳,亲自去那些地方看望他们。
姜桂月因为小,舍不得阿枝,也经常跟着一起去。
后来因为经常能见到同龄小朋友,每次都跟着去。
山里的路难走,阿枝会善心的捐款修路,遇见那些生活十分艰难的人,会给他们送钱,虽然不多,也能解一时之困。
因为这些善良的举动,还被评为慈善女事业家。
姜书屿的生意越来越好,她的设计也经常得奖。
只要有空余时间,她就会带着阿月实地去帮助那些人。
那些年,赞助了不少贫困村子,和读不起书的孩子。
会有的给他们写信,感谢他们。
阿枝每次收到都会高兴许久。
不过这样亲自去的次数多了,就会有同样也是慈善的朋友提醒她,不要太注重亲自跑,有慈善基金会可以帮忙打理。
也不要送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阿枝听到,只是笑笑。
觉得善良不该被阻拦,但朋友说的没错。
于是没有在给钱,而是送一些秧苗,教给他们种植的方法。
如果路实在很难走,就教他们怎么和政府申请修路,她也会帮忙。
或者买小猪,小牛,鸡鸭崽之类的,让他们搭建棚舍养殖,这样哪怕没有资助了也会有生存能力。
阿枝很满意自己的这个决定。
可是在一次回访的时候,却发现一切都是徒劳。
那次,姜桂月十二岁,跟着阿枝一起去一个条件十分艰苦的村庄。
去的时候,村长听说了他们的到来,十分高兴,甚至跋山涉水的去接人。
到了的时候,许多村民都来看。
但听说阿枝会给他们送小猪,教给他们养殖方法后就离开了。
但是阿枝没有沮丧,继续和村长说。
最后带着姜桂月满意离去。
第二天先送来第一批,因为人数过多,所以第二批还在路上。
阿枝就在此带着姜桂月去村里看看,路上,村长还是来接了。
可是村长话里话外就是让阿枝给钱,并且说,以前她都是这样做的,为什么这次要变。
阿枝耐心的解释,结果却惹得村长不快。
但村长很快藏起情绪,又打起了其他主意,“村里的路实在难走,能不能先出点钱,先把路修好。”
阿枝说,“我帮你们申请政府资助,我也在镇上帮你们跑跑,等资金下来了,我再补一点。”
村长听完垮着脸,见在阿枝这里讨不到好,就不管了。
阿枝也没恼,牵着姜桂月,给村长辩解。
可走到村里的时候,阿枝却发现,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