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点点头,便答应请高人护送,想办法越过分江关。
之后,怀文将此任务托付给了俞水容。
俞水容以岸边九里桑园作掩护,背负五顶斗笠,以斗笠掷水作辅,踩水踏浪,飞跃几十米江面,将油布包送到泊于桑林边的接应船上。
但后来,船只还是在半路被国军截获。
“快手”来报,成怀文方知所送之物乃“快手”在泰山樟墓中盗得的《梁山泊水军阵法》一书,难怪只是一个薄薄的纸包。
当时在桑园头接应俞水容的是日本人,后在逃跑中被保安团士兵击毙。
成怀文这下才觉得事情有些严重,毕竟与文物有关,还与日本人挂上了钩,而且出了人命,所以一直深居简出。
后来躲过检查后,他又唆使俞水荣逃跑,以转移官方视线。水荣所去之地乃荒山野岭,本人功夫又高,所以安全系数很高。
自此,怀文认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却不想秦时月的动作这么迅速,这么快就通过俞水容找到了自己。
时月陪庄团长审完怀文,将怀文押回房间,然后让司机送团长庄厚德回家休息,之后即刻布置人马搜捕“快手”。
为防万一,他特意安排张小薯与战训科的人一起前往,并且叮嘱他,无论如何不能让“快手”跑掉,必要时见机行事。只要将人活着带回,可以先斩后奏,不择手段。
待一切安排停当,才缓过神来,让自己好好歇口气。于是起身泡了杯茶,呷了一口,顿觉满口留香,才想起这是白苏、紫苏姐妹所采的“撷云”茶,一时十分想念。
这时,窗外的鞭炮声开始响起,他一看手表,时针已即将指向12点。
秦时月本想赶赴百花谷看妈妈。他知道妈妈有守岁的习惯,不到黎明不会睡觉。
此刻,妈妈也许正在楼上凭窗坐着,在等他的马蹄声呢。
而楼下的灶台上,会亮着红红的蜡烛。烛前供着灶神的画像。
听妈妈说,大年三十要接灶神,也称灶司菩萨、灶司爷。
他还知道,妈妈将灶神送上天,是腊月廿四的事。
按照传统的习俗,这天,家家都要送灶神。因为灶神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东家一年来的善恶情况呢。
于是,除夕之夜,就要将灶神接回来,一是供奉香烛美食,二是也祈祷灶神保佑东家新一年能够顺风顺水、大吉大利。
秦时月对鬼神之事素来心怀恭敬,这并不代表他相信,而是出于对祖传习俗的尊重,对天地宇宙的崇拜。
每次置身于那种香烟袅袅、虔诚祷告的庄严氛围,他的心中就会豁然开朗,明白中国人对于鬼神的信仰,何以会几千年不变——让人们心里多一份敬畏之心,多一份美好的寄托和期待,有什么不好?而且,历代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素来都喜欢把“君权神授”的理念灌输给百姓,让百姓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臣服感。
母亲既然在守岁,那儿子无论几点到家,母亲都是知道的,都会高兴的。可想到案情紧急,明天就得向上峰汇报,于是时月还是转身进了内室,赶写案情报告。
他一边写报告,一边思考这起独特的案子。
听庄厚德讲,以往走私的文物案子,从未涉及书札一类,何况是兵书。这引起了秦时月的警惕——莫非日本人对华掠夺的兴趣和对象正在转移?
日本侵华多年,从中国抢走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现在到了仓皇撤退之时,黄金白银珠玉之类可能已经不在他们视线之内了。
他们也许开始觊觎中华文化了。
是啊,文化这东西,既不引人注目,又是无价之宝,那兵书就是一个启示。这不能不引起时月的重视。
果然,提审怀文后,他们得知日本人在窃取《梁山水军阵法》之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行动,代号为“落樱”,目标直指宋代拳术第一高手金台留下的武学秘籍。但它在哪里,目前日本人一无所知。
日本人正是想要通过成怀文、俞水容他们这些江湖势力,帮助日本人寻找此物并予盗取。
案子的关键,是要找到此前与“快手”接头的日本人。可之前怀文听“快手”说,自从《梁山水军阵法》被截后,此人好像人间蒸发了一般,再没有露过面。
时月写完报告,一抬头,哇,窗子已经露白,新的一天到来了。
这是新年的黎明啊。
新年,自然充满了崭新的希望。秦时月虽然疲惫,内心却很充实,也很开心。
他饮了两口茶,信步来到廊上,对着薄雾笼罩下的山谷,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然后对着对面石壁上的青草,开始摆无极桩。
起初,他还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