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古邑侠踪 > 第124章 老少情

第124章 老少情

,他还没有与老会长好好地吃上一顿饭呢,于是决定推迟半天,吃了晚饭,次日再去浮云岭。

就让山上的瀑布和泉水多冲半天吧,明天上山,水势总会小一点。他这样安慰自己说。如此一想,眉头就舒展开来。下午四点多,时月就带了小薯,两人开开心心地打马前往扈府。

时月这次带的礼物很特别,是他一次下乡时从农家收购来的,叫作蔓陀萝花干,可当作卷烟或填在烟头里吸,据说在治疗哮喘发作方面有奇效。

在秦时月交往的这个圈子中,唯有扈春生有哮喘,还比较严重。

有一次时月去看他,曾亲见老会长发病时的恐怖情景:头像鸭子一样往上伸,嘴里喘得跟只破风箱似的,双手还拼命地扒拉自己的咽喉……那天幸亏时月看到,帮老会长取了急救用的进口雾化剂,要不晚几分钟,后果不堪设想。

那时候,时月才知道这种疾病的可怕。所以当他看到农家院中晒着的蔓陀萝花,得知它的功用后,马上想到了扈会长,毫不犹豫就买了下来。

扈春生与自己,虽非家人,也非亲戚关系,但又是最不能忽略的一种关系——只因为他是一位孤独的父亲,一位失去了爱女的父亲。而其爱女,又是秦时月以前的同事,并且又是因公而死,死时时月还在场,所以总觉得很是内疚。如果庄厚德负有直接的领导责任,那么,作为事发时在场的秦时月,难道能说自己毫不相干?难道就没有不作为的责任?没有“大意失荆州”的责任?他至少没能保护好手下啊。

秦时月与扈小芹虽无情感上的瓜葛,平时相处也不多,但在他看来,小芹除了平时刁蛮一些,会使小姐脾气,本质上还是个好人,直率,纯粹,不戴假面具,人也长得好看。最重要的一点,她是因公而死。她去陪同特派员就餐一事,并非自己愿意,而是团长庄厚德要她去陪——那是不折不扣的公务接待啊,性质就是公务在身。

不管怎么样,小芹小姐的死,总与工作和保安团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

所以,他亲近扈春生,既是在替个人表达心意,又是在替公家传达歉意和关怀。他这不是在唱高调,也没有必要唱高调。如果扈小芹的事发生在别的同事身上,他也会这么做。

再说,一想到扈会长的安静与和蔼,秦时月就会觉得温暖。

他曾经想过,是不是因为自己失去父亲太早,才会对别人的父亲如此上心?他当然予以否定,但又觉得这个否定似乎中气不足。

因为老会长身上散发出来的独特气质,那是让他真心喜欢的那一种。

那是一种成熟的安静,历尽沧桑笑看风云变幻的那种从容与淡静。

平时,秦时月经常会在某天下班以后,买上一点水果或糕点,信马悠悠地来到扈公馆。但他一般都不吃饭,因为两人的年龄不一样,生物钟不一样,作息时间自然也不一样。等秦时月进门,扈家往往已经吃好了晚饭。

今天是受邀专程前来吃饭的,因此时月和小薯提前一个时辰到来。

进入扈家院子,见大门两边的红梅和阶前金黄的迎春花正开得闹猛。

时月想,中国人常以“花好月圆”来形容一户人家的幸福祥和,可老会长恰恰相反,花好人不圆。也许,正因为人不圆,侍者才会千方百计让庭院内四时都充满了芬芳美丽的鲜花,来慰藉老人的内心吧?

老会长早在堂前太师椅上等候。见时月与小薯一到,即从座起,邀请他们进入书房,并让侍者上茶。

宽大的书房内,靠窗新置了一张书画桌,上面铺陈着一幅山水画,时月看了环境,觉得似曾相识,仔细一看题跋,赫然写着“马岭春早图”,落款正是扈春生本人。

时月顿时赞叹连连,说,啥时候,扈老的字可以题到石马岭的亭子里去了。

扈春生摇摇头说,他的字画只是用来寄托思念之情,也用来寄托闲情逸致,至于小芹那边,有你们三位父母官的字,已经令扈家蓬荜生辉了,要他的字干什么?一是滥竽充数,附庸风雅,二是白发人题黑发人,徒添悲凉。

时月表示赞同第二个观点,至于“附庸风雅”一说,并不赞同。他觉得扈老的字虽然结体有点自由体,但能够中锋运笔,笔力雄厚,基础已经很好。下一步只要多临帖,多在熟悉字形结构上下功夫,完全可以写出好字来,至少比袁楚才、庄厚德他们的字要好上许多。

扈春生听了,开怀大笑说:“多谢秦县长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