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归来,带回的自然是好消息。
正巧韩信东征即将结束之讯也传了回来,一时间秦霄分外的开心。
只是,他正要与群臣、与织心分享这些事时,隐昱传来的一个消息让他恼火不已。
话说南境之外的青林王朝内,大山十人以大临城为大本营,大肆招收兵丁,发展己身,同时也不忘秦霄离去时的叮嘱,对平民优待有加。
得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大山十人发展的那是顺风顺水,名声也渐渐传开。
青林王朝内,几乎但凡有点志向的仁人志士皆是呼朋引伴来投,帐下竟也聚拢起了一帮人才。
原本十人都为农民,除了秦霄传他们的功法之外,十人几乎毫无长处,但有这么一帮人才为其出谋划策、练军理政,十人也是虚心采纳,很快的,势力便壮大到了一定的地步。
继而,以大临城为中心,十人带兵频出,很快便将周边数城纳于麾下,再经一番治理后,更是底蕴大增。
但即便这般,这帮子泥腿子想要彻底翻身,推倒青林王朝的统治还是需要很久很久的。
巧不巧的,洈水之上的惊世一战波及太广,青林王朝边境诸多地方竟也同时受灾,一时间,许许多多的难民背井离乡,北上求生。
大山十人自然不可能视而不见,大肆收拢难民,一时间,势力像是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
青林王朝纵然底蕴不再,国库还算是充裕的,但遇到这般大的事,竟然并未有任何动作。
故而,民怨沸腾之下,支持大山的声音越演越烈,推翻青林王朝统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青林王朝终于坐不住了,刚刚招了十数万的新军,还未整训完毕,便尽数派往了南方镇压乱民。
一场内战眼看爆发,却很快的,戏剧化的结束。
原来,这些新军皆是被强征的,本就不愿从伍,再加上大山的名声实在是大,故而在战争开始前,便不断的有逃兵出现,而这些逃兵竟最终逃至了大山处。
两军对垒之际,大山十人阵前斩将数名之下,十万大军更是瞬间投降,尽数投在了大山帐下。
一时间,大山的势力发展到了一个顶峰。
之后,十人更是分作十股,带着麾下南征北战,将一座座城池收入了囊中。
仅仅三个月不到,除北方皇城在内的五城外,青林王朝已尽归大山十人之手。
可就在终战到来,青林王朝改天换地之际,这十人竟然出现了矛盾,从内部开始先乱了起来。
起因竟是十人之中有两人野心膨胀,忘了初衷,不思推翻青林王朝统治,而只是想着坐拥一地,当个至高无上的土皇帝。
其余八人自然不依,一番劝诫无果之后,十人间爆发了冲突,且规模越来越大...
原本这般,青林王朝改朝换代、重归一统也只是时间问题,但就在他们内战之际,青林王朝皇宫内却是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随着逃往洈水之南的人越来越多,北方动乱之事也传了开来,由此,南方诸多小势力便动了贼心。
在洈水之南,他们是在各大势力的夹缝中求生存,相当不易。
若是派少量高手往北地找找机会,说不得就能给自家带来不菲的收益,便是被那强大的王朝发现,也不过损失一些高手罢了...
于是乎,动乱不堪又无兵无将的青林王朝就被这群人盯上了。
而他们想要攫取利益,必然是要帮着腐朽的皇室重新掌权的,甚至还要帮他重新拿回整个王朝的领地。
就在大山十人内战之际,这帮南来之人借着余威尚存的皇室迅速的组建起了一支军队,人数虽不多,但有他们这些高手坐镇,不论是收复失地,还是两军对垒,都已足够。
大军南下,趁着大山等人还未回神之时,瞬间便夺回了数城,继而,城中竟遭大军洗劫一空,所得资源除了分润一些军中士卒外,竟被全数送回了南地。
等大山他们斩杀了两个叛徒,再准备回身完成一统大业时,才发现十数城已丢,且城中真是寸草不留...
大怒的大山等人反攻,不料那大军却并不与他们正面相对,转而不知去往了哪里。
再收回的城中百姓却是与以往不同了,了无生机,怨气冲天,且他们还将这怨气、怒气加诸在了大山势力的身上。
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句话,大山始终不忘,可他再是小心翼翼,却还是失了民心,大怒之下的大山将所余粮草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