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两把快枪(指的是军队淘汰下来的步枪,具体是什么型号的枪就无从考证了,至少有膛线,能打子弹,有准头)。
老二王才虽然蔫坏,但枪打得准,准到啥程度?说是打你马蹄子,绝对不打你马腿。可能是有些吹牛的成分,不过枪打的准倒也是事实。这些年从农安县里也鼓捣出不少子弹,显得更有底气。
还有一个原因,家里跟县衙老冯家是亲家,那冯家也特别仁义,只要有所求,绝对能帮忙。烟枪队是没有战斗力,可吓唬人还是没问题的。基于这两个理由也就这样办了,谁也不想辛辛苦苦地好多年,让胡子一抢倾家荡产。
是大户,就难免招胡子。每当来胡子时,屯子里的人都往他家跑。
老大王显不说啥,打开门就让进来。老二不愿意,总觉得让你们一起垒墙吧,你们不愿意,胡子一来,你就往我家里跑,凭啥啊?不过大哥的话也不能不听,都是屯邻住着,时间长了,也就那样了。
等胡子来的时候,老二就往炮楼里一趴,旁边有个人给自己装弹,两把快枪捣替着,他打得准,开枪还快,基本上不太用瞄准,所以小股胡子是上不来的。
稍有跑得近的胡子,别人的枪(指洋炮,一种自己做的,打散沙的枪,射程近,三四十米有效果)也早招呼上了,所以三宝、四合那边离农安近的大户都招了胡子了,他们这里反倒是还算太平,有一些小绺子来过,要么不打,要么打了几枪,也没有占啥便宜,再扔头猪出去,也就打发走了。遇到赖着不走的,就往外喊:
“我们跟县里头沾亲,差不多就行了,不然官面的一来,大家面子上都过不去。”
外面的胡子一听,商量商量后,觉得确实打不下来,就走了。
最主要的还是这个地方很偏,又没有什么油水,所以胡子一般也不来。
这哥仨虽说各有各的特点,但人缘还都不错的。老大老实,但的确是一家之主,什么事都要找他。他的特点是不太吱声,心里有数,家里家外弄得是井井有条,两个弟弟也都乐着这样。人啊,是能懒则懒,能不管事就不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