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多一些。不光是名词,就连动词也是一样的。你看最简单的一个句子——夜游侠打偷车贼,首先需要描述什么是夜游侠,其次也需要解释什么是偷车贼;但打这个动作,看似清晰明了,那么请告诉我什么是打,不免也要用一连串的骨与肉的词汇来形容何为打。到头来,用文字把夜游侠打偷车贼这句话解释清楚的功夫就仿佛那篇雕塑的说明文。然倘若我和你一起观看了那场打架的过程,何必多舌呢。动词,有打,吃,跑,笑等这类直观行为;也有爱,恨,怨,嫉妒等内心活动。直观行为这类动词相仿名词里的大卫,雕塑,而内心活动近似名词里的爱情,婚姻。这部分不太直观感受的动词并不是没有骨,是骨小的鱼,骨肯定存在。我是这样理解的,但凡内心戏,初始也是有可直观的行为外现,比如恨,通常伴随的有咬牙切齿,怒目双瞪。再好比善良,我们不可能看到善良,一个被叫做善良的人,并不是他的脸上写着善良二字,一定是这个人做出了某种动作后,把这些行为集合为一种善良的解释;同样还有邪恶,一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人被称作恶魔,即使他长相丑陋,面目狰狞,也不能说他就是混蛋,因为邪恶的赋予必定是在他做出了令人惊悚的事情后。你瞧,长得不太让人舒服的夜游侠打脸蛋俊俏的偷车贼,吴用在我眼里就是英雄,不是杀人草寇了。最后,我特别想说的是,我们对于鱼骨没有完全理解掌握的情况下,鱼肉的变化更使我们不太可能真实地了解这条鱼,因此造成有人认为大卫是裸体,而有人认为大卫披着红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