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姜堰都随时做好准备,一旦李牧承受不住,便以秘法将他护住。
结果不曾想,他竟毫无影响,目光直视透着剑意的文字,泰然自若。“第一次……就能做到这程度?”姜堰眼中闪过一抹异色,又仔细观察了一阵,掌心的秘法渐渐散去。“果真有些特殊,难怪能被特招上来!”“同样都是初成剑意不久……吕霄这小子完全被比下去了啊。”他口中嘀咕着,这差距一下就看出来了。“就是不知他能有多少领悟?”姜堰摸了摸下巴,有些好奇。虽说是剑圣留下的手札,可说到底,这也不是其晚年所着。且炎武院历代的意之境剑修,也有不少参悟过这东西。最终真正有所领悟的,终究寥寥无几。观看此书,不仅对自身剑道根基大有要求,还得在时刻保持剑意,不断与之对抗的情况下进行参悟。加上其内容终究零散,不成体系。想要正确的将之吸收理解,更是考验自身的领悟力。然而剑圣之所以为剑圣,就是因为他的想法,远超寻常。一般的剑修,甚至都无法看透与理解他的想法。参悟起来,自然感觉艰难晦涩。李牧在传闻中,颇有沐流风第二的势头,不知能否领悟其中几成内容?此刻,李牧的识海中,投影还在继续。李牧同剑意抗衡的同时,也在不断吸收着感悟。除此之外,他也同时在解析沐流风的剑法技艺。只是由于画面略显模糊,导致他看得不是非常真切。且,投影本身的画面也并不连贯,偶尔会忽然停滞,片刻后再忽然接续。显然这份手札并非沐流风一蹴写就,亦是在他的思索和感悟中,积累而成。正如之前姜堰所言,其中的内容,有时会显得零散。但总得来说,对剑修来说,这依旧是一份无价之宝。除去其中针对于修士部分的内容,其纯粹剑道相关的篇章,可谓让李牧受益良多。不断的参悟之下,很快让他感到一阵倦怠。他一心三用,同时解析剑法、参悟剑道,又得对抗剑意。若非当下实力突破,怕也难以如此维持。只是终究还是无法一直这般保持下去。“看来想要直接将之参悟完毕是不可能了!”李牧心绪放缓,剑意激荡间,慢慢退出了全神贯注的参悟状态。他轻轻将手中的书册合上,随着“嗒”的一声,那充斥着强烈压迫感的剑意就此消散。“可惜,观看的内容连十分之一都不到……”李牧忍不住惋惜,按照这个速度,要彻底将之看完,少说也需要个十天半月。且就目前而言,其中的内容虽然堪称精妙。但对他踏出自己的道路,如何补足丹中意的缺失,却依旧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与进展。“唔……还是心急了啊!”“我在意之境的积累本就不够,本就不可能这么快解决问题。”“还是先老老实实将这手札参悟完,借机补足积累,再看下一步!”李牧深呼一口气,调整好心态,重新将之放回小桌上。这时,他才注意到一旁的姜堰,其面上一直带着副怪异神情,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怎么了,姜前辈?”李牧微微挑眉问道。姜堰眸中的那抹怪异愈发浓重了,犹豫了片刻才问道:“李牧啊,参悟这手札,你觉得收获如何?”“收获良多!不愧为剑圣遗留!”李牧毫不吝惜的赞叹道。对目前的他而言,这份手札的珍贵程度,还犹自超过五阶剑法。他实在太需要快速提升自己对剑意的积累了。要踏出自己的剑道,首要的前提,便是要对当前的境界足够了解。李牧的剑道根基纵然雄厚,也无法改变其刚刚凝聚剑意的事实。这份手札,可以说来的正是时候。“收获良多……”姜堰念叨了一句,语气稍稍有些难以置信,眼中更是闪过一丝疑惑的神色。炎武院历届参悟过这东西的剑修也不算少。可说出收获良多这四个字的,李牧还真是第一个。一般都是感慨一声晦涩难懂之类,或是埋怨参悟难度过高。极少见的,才会道一句略有所得。可见这东西虽然贵重,可真能从中得到太多好处的,还是少数。炎武院历届的几位意之境都是临到老了,终于将剑意大成。再来观看时,才终于能够颇有所得,感慨悟之晚矣。可李牧这小家伙……这才第一次观看,竟然就敢说自己收获良多。搞得姜堰都有些怀疑起来,他这话的真假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