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虽得了华妃指点,重获圣宠,内心却不踏实,皇上最近并不特别召幸她。
她打听了近日皇上给太后请过安后,时常去御花园驻足赏景。于是特地带上侍女,也时常去到御花园,指望与皇上不期偶遇。
这日天色好,余氏带上丫头花穗前往御花园。皇上没见着,却见两个穿宫装的女子,在一棵玉兰树下说笑,手里摊着块帕子,里头包着几朵玉兰花。对方也看到了她们,却并不出声,只是盯着她瞧了几眼,便自顾自说话了。
余氏给自己的侍女花穗递了个眼色,花穗朝那两人道:
“那边的是什么人,怎么见着我们小主还不过来?”
甄嬛久居碎玉轩,并未见过外头嫔妃,只是宫妃服制妆容分明。这女子穿的虽鲜亮,却是答应服制。如今宫中得宠妃子不多,这般张扬的答应,恐怕也只有那位声名在外的余答应了。她对余答应并无好感,因此并不答话。
只听那头不依不饶:“说你呢!还不过来!”
流朱回道:“我家小主,是碎玉轩莞常在。”
花穗喃喃道:“哪有穿这么素净的常在……”
余氏心中不屑,上前两步道:“宫中有莞常在吗?我可从来没有听说过。”
花穗急忙向她解释:“小主,碎玉轩的确住着位常在,只是得了顽疾,甚少出门。”
余氏横了花穗一眼,不情不愿的上前行礼道:“答应余氏见过莞常在。”看了眼流朱手里的玉兰花,笑着说道:“姐姐久病不出,怕是不知道。妹妹教姐姐一回,姐姐别见怪。这御花园中的花儿朵儿呀,都是开给皇上看的,姐姐平白折了去,只怕回头皇上没得赏景,要怪罪下来呢。”
甄嬛不欲与她计较,流朱却瞧不惯她那嚣张的样子:“不必余答应担心了,我们是捡的树下的花,可不是从枝头折的。”
余氏拿帕子掩着嘴嗤笑出声:“是妹妹多余担心了,常在姐姐还算知趣,这残花拾落花,也算得宜了。”
流朱瞪圆了眼睛正待回嘴,却听几棵树后突然传来声音。
“朕看你这老毛病没改!”
余氏只听得前头半句,便吓得赶紧回身跪下。低着头果然见到一双明黄色的靴子尖出现在眼前。
“皇上,皇上您怎么来这了……”
皇帝瞧着余氏的发顶,她一身宝石蓝色的宫装,头饰都是在规矩内最奢华的样式。他瞧着突然觉得伤眼。
“那你怎么来这了?”
“臣妾听说皇上最近很喜欢来御花园,想必这里的景色一定很美,所以也过来逛逛。”余氏不敢抬头。
“怎么你对朕的行踪很清楚?”皇帝的声音越发的冷峻。
余氏心下一凛,回不出话来。
皇帝此时却不在看她,目光投向玉兰树下的甄嬛,甄嬛见他看过来,急忙蹲下行礼:“参见皇上,皇上万福金安。”
皇帝微微一笑:“起来吧,”又对流朱道:“扶好你家小主,她身子弱。”
流朱扶着甄嬛站起身来。
“朕看你是,骤然获宠,没学好规矩。苏培盛,”御前首领太监苏培盛如影子一般忽然从树后走到皇上身后应声,皇上吩咐道:“记着,降余氏为官女子,迁出钟粹宫,住到朕看不到的地方去。”
苏培盛应声“嗻”。余氏仍跪在地上不住求饶,苏培盛脸上没有表情,只对她道:“余小主,您请回吧。”余氏咬着嘴唇站起来,自知再无回寰的余地,只好行礼退下。
苏培盛说罢带着御林军又退到了花影里。
甄嬛手里还捏着出来时带的诗集,站在那里有些无措。
皇上走到她身前,笑着问道:“怎么,可是还在气朕?”
甄嬛福了福身,口称不敢。
“朕并不是有意瞒你,只是怕,你若知道了朕的身份,便有了顾忌,不如先前那般鲜活,畅所欲言。你若生气,只管告诉朕。”皇上并不吝啬哄着自己喜欢的女子。
甄嬛小心的抬眼看了看皇上,手指捻着手里的一朵玉兰,小声道:“若生气,臣妾今日便不会出来了。臣妾,只恐隔山水,长安不可期。”
皇帝忍不住伸手,拉住了眼前人,入手却是冰凉:“深山木叶里,幽谷花开时。只恐隔山水,长安不可期。你这还是怪朕隐瞒,叫你这幽谷之花无长安可期。”甄嬛低下头,不言语。
皇帝笑了笑又道:“怎么手这样凉?春寒料峭,出来该多穿衣裳。你出来也久了,朕陪你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