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让你当县尉,你把大牢改成娱乐城 > 第50章,朕为人皇,当守土开疆!

第50章,朕为人皇,当守土开疆!

皇宫,皇极殿。

李佑端坐高台之上,浑身帝王之气显露无疑。

看着下方群臣,李佑意气风发。

上位仅仅六年,这个天下便已经是百姓安居,人人乐业。

一扫建国之初自己父皇在位时的混乱。

如此功绩,无疑是在告诉他,也是在告诉他的父皇,自己才是这个天下的共主。

“陛下,朝会的时间快到了!”

这时候,李佑身边的公公王喜提醒李佑一声。

大周朝会三天一次,每次凌晨四点到下午四点。

如今朝会即将结束。

李佑听罢,从案桌之上取下一个折子问道。

“诸位可知昨日长安县令刘行敏给朕递了一个折子。”

李佑的声音不大,却让原本还有些嘈杂的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李佑扫视群臣。

群臣表现各异。

有的单纯好奇。

有的莫名其妙。

有的则是心里一突,怀疑是不是自家崽子又跑去长安县胡闹了。

尤其是背靠在大柱子上眼睛半眯不眯的程国公,在听见这话之后,眼睛瞬间瞪的像个铜铃,转头看了一眼赵无忌和房玄策两人。

见两人神色如常,老神在在。

他心中这才安定下来,面带得意的拱手询问道。

“陛下,不知刘行敏在折子里说了什么?”

李佑回答:“他在折子里给朕说了一个典故!”

“典故?!”

群臣听得莫名其妙,互相对视一眼,低声议论起来。

赵无忌同样有些疑惑。

典故?

徐林这家伙又耍什么花样?

赵无忌心中已然开始不安,连忙拱手问道。

“陛下,不知是何典故?”

李佑回答:“一个名为六尺巷的典故!”

这话一出,赵无忌满脸懵逼。

群臣同样如此,什么六尺巷,没听说过呀?

众人大眼瞪小眼,都想从自己同僚身上看到答案。

唯独刑部侍郎赵季和吏部侍郎张仲两人激动起来。

刘行敏果然上折子了。

现在只看陛下态度。

不过,看着陛下微微上扬的嘴角,两人基本上已经清楚了结果。

两人满怀期待的看着李佑。

李佑也确实没有让两人失望。

“刑部侍郎赵季,吏部侍郎张仲上前听封!”

两人饶是心中已有准备,但还是觉得有一口气卡在喉咙上,几次张嘴都没能发出声音。

两人只能慌忙的去到大殿中央,拱手弯腰。

“臣……臣赵季(张仲)听封!”

“着中书省,御史台共同拟旨,刑部侍郎赵季,吏部侍郎张仲,高风亮节,德才兼备,授德行学士之衔,赏布百匹,丝三千,功德服一件!”

“着礼部宣六尺巷之典故于民间,着户部出资,工部协力,修建六尺巷,立坊彰二人礼让之风!”

李佑朗声开口,声音在大殿之中回荡。

直到赵季和张仲谢恩的声音响起,其他人才反应过来,纷纷向李佑投去不解的目光。

李佑不等有人询问便开口解释道。

“六尺巷典故的主人公便是刑部侍郎赵季与吏部侍郎张仲!”

“二人管家为了三尺地争论不休,在长安县衙闹了足足一月之久,最后只能惊动二人。”

“二人入长安县衙,知前因,晓后果,皆是大骂管家,随后同时提出将地让出,最后那三尺地反倒成了无主。”

“好在二人在长安县令刘行敏的提议之下,二人干脆又每家让出一尺五的地,凑够六尺,修建一条六尺巷供百姓通行!”

说到这里,李佑脸上喜悦的表情已经藏不住了。

此等谦让之风,爱民之德,简直难得,这也正是大周现在最需要的!

大周立国十七年,前庸动乱余威尚在。

自己父皇在位十一年,清剿平乱就用了九年。

剩下两年,都是自己与皇兄的争端。

直到他杀兄囚父之后,他才彻底明白这个天下到底有多危险。

立国之初,未能休养生息,外有叛乱,内有争端。

百姓积压的怨气已经冲天。

虽然自己在位六年兢兢业业,减赋税,省刑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