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秋水懒的搭理他,含糊地嗯一声,跟着回了屋子。
知青点的事,很快传遍全大队。
所有人都知道,知青点有两位知青写的稿子上报纸啦!
“曲知青和楚知青投的稿都登上报纸了,咱大队不会捅了什么报纸窝吧,一连出了仨,哪个大队有咱大队牛逼?”
“听说两位知青向宁家的孙女请教了,不知道我把我那孙女送过去有用没……”
村人嗤笑,“开什么玩笑,你孙女大字不识几个还想上报纸?做梦比较快。”
……
宁柚也知道了,是曲红旗和楚琪专程来告诉她的。
看着眼前两张喜悦的笑脸,她心里替两位知青高兴,“恭喜楚知青和曲知青。”
楚琪抓住她的手,脸上满是感激,“多亏了你指导,谢谢你……”
宁柚摇头,“谢我干什么,是你们自己勇于尝试才有机会上报,要谢谢你们自己吧。”
她就整理了征稿的报纸杂志,两位知青要是不尝试,要是没真材实料,也上不去。
“不,得谢谢你。”楚琪坚持道,“要不是你……我和曲知青也没有勇气投稿。”
而且,宁知青还细致地给他们讲解每个报纸杂志的特点,让他们精准投稿,还不到一个月就有结果了。
宁知青是他们的引路人啊,哪能不谢?
曲红旗同样笑容满面,“我今年打算回老家了!”
他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宁柚替他高兴:“这是好事呀。曲知青多久没回家了?”
曲红旗脸上的笑意淡了些,苦涩道:“五年没回了。”
“这么久没回了?!”宁柚有些惊讶。
曲红旗缓了缓心情,摇摇头,笑容苦涩,“不止我很久没回去,大家都一样。”
来下乡的大多是工人子弟,家里条件一般般,回去车票要钱,他们又身无旁物,回去干什么。
除了让家里人心疼难过,没一点用处。
现在不一样了,他的稿子上报了,赚多少稿费另说,他给家里长脸了啊。
想到家人,曲红旗神色一晃,眼中满是思念。
他真的,很想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