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
“老婆,这些交给我,我去河边一趟!”
周振忙了一个小时,留蔡小雨在厨房里,自己骑着三轮车出去,车上还放着几个水桶。
两人是四点起床,经过周振手把手教,蔡小雨也捏出来包子,外观上已经看得过去,最起码敢拿出去卖。
“赶紧去,我又不是小孩!”
蔡小雨说完,低着头继续包包子, 她不想浪费时间,多包一个包子,那就多赚几毛钱。
河边。
两个人影回来走动着,不时蹲下来看看河里。
“周振怎么还不回来,我现在就想知道昨晚下的地笼收获如何。”
不耐烦的人是周志明,他有几次走到河边,想要提前竹地笼。
“应该很快过来...”
还没等阮良平话说完,远处一道光线射过来,伴随着还有嘎吱的声响。
“振哥过来了!”
“你们这么早,我还以为来早了!”
周振从三轮车上下来,提着几个空水桶,往河边走去,阮良平帮忙把鱼竿拿下来。
“我又不是傻子,早点起床多赚一点钱!”
“快点,就等你过来,看看经过一个晚上,收获如何。”
水桶都还没放下来,周志明迫不及待问道。
“急什么,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根据留下来的记号,周振走到第一个地笼那里,阮良平跟在后面打着手电筒。
砰!
一走过去,周振用脚踢了一下竹子。
“有货!”
只见他眼神一亮,蹲下身体,扒开水草,显露出竹子上端,不慌不忙解开尼龙绳。
接着顺手提一下,一阵沉重感传来,他连忙半蹲着身体,用力往上提。
“有货!”
见到周振的姿势,周志明兴奋吼起来。
竹地笼里有货,意味着又有一笔收入,他能不高兴?
哗啦啦!
随着周振提起竹地笼,河水顺着往下流。
第一个竹地笼很快就被周振提上来。
“让我看看!”
周志明拿着虎牌手电筒,朝着竹地笼照过去。
竹地笼几个隔层里,已经装满虾蟹,品种很杂。
大小不一样的虾,蟹,黄鳝,小青鱼....
“真多!”
两人在边上感叹一声。
“让开!”
周振把里面虾蟹杂鱼,全部倒进硬塑料大桶里。
“除了虾,其他小的都放回河里!”
给两人分工,周振继续去提起第二个地笼。
好在买的硬塑料桶多,这时都派上用场。
忙碌一会儿,周振分别给五个竹地笼都重新下饵料,绑好尼龙绳,放到河里,站在边上来回走一下,接着蹲下身子,这才满意点了点头。
“好了没,我先回去了!”
“这么多,哪有这么快,你赶紧回去,这里交给我们就行,一边挑拣,一边钓鱼,两不耽误!”
五个竹地笼收的货可不少,短时间是别想完成,周振也不可能留在这里帮忙,包子还没忙好,幸好有老婆帮忙,刚刚在这里浪费一点时间,要不然不能及时出摊。
“好,那我先回去!”
周振骑上三轮车,往家里骑去,地笼收获的虾不少,个头大的居多,毕竟这么多年,都没人捕捞。
“小的做包子馅料,大的卖掉!”
仔细一算,周振都想为自己精明鼓掌,这一次虾都不用买,原材料又节省一点,包子利润空间提上来。
“志明,下地笼收获不错,去掉那些,一个地笼还有十多斤。”
周振离开没多久,第一个地笼出的货,很快就挑拣好,两人按照周振说的那样,虾单独放在一个塑料桶里。
至于大小分开,现在没有时间,还有四个等着他们挑拣。
“想不明白,周振要这些干嘛,滑溜溜的,做菜又不好吃!”
抓起一条泥鳅,紧接着又掉进桶里。
八十年代,黄鳝,泥鳅在田里,河里随处都能看到,不过村民都不在意。
在大家看来,拿来做菜费油,还不好吃,带着土腥味。
“一个地笼就占一半,这么多,不知道振哥用来干嘛?”
阮良平的想法,跟周志明一样,眉头紧皱,不时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