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也算洞若观火。无论是古籍记载还是民间传说,他从未见过如此独特的战略。所有人对刘禅的设想,都是先攻曹魏,再克孙吴,最终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江东。然而,现在要他首先向江东出手,这个想法显得如此冒险。
不只是他,就连诸葛亮对此策略也是连连摇头。刘禅一度怀疑,如果提出这策略的不是他至交好友徐庶,换成其他人,恐怕已经在朝堂上遭到众臣的强烈反对。而徐庶却镇定自若,亮出了计划的另一半。
正是这个另一半,说服了刘禅和诸葛亮。夺回荆州,至少夺得荆南与江陵,是第一步,也是前期策略。当年曹仁火烧襄阳,弃樊城于不顾,那曾令关羽魂断荆州的防线已成过往。如今,新野作为曹魏的第一道防线依然坚挺。一旦计划成功,他们立刻能重建襄樊防线,与上庸相连,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将再次显现于世间。
然而,此举的后果显而易见,他们与江东结下深仇,双方势必不死不休,还得时刻防范江东的突袭。对此,徐庶提出了第二个计划,即平息江东愤怒的策略。这也是诸葛亮和刘禅赞同的原因。
此刻,暂且不提第二个计划,仅就前期策略而言,刘禅觉得已无实施可能。原计划是趁朱然进攻荆州之际,从背后突袭荆南,效仿吕蒙当年的奇袭。然而,江东突然撤军,称军中爆发瘟疫,不论真假,不提初春何来瘟疫,即使全然属实,大军回归,此刻也非偷袭良机。
然而,徐庶深信诸葛亮仍会执行原计划,这对刘禅来说,意味着极度危险。所有战术都必须提前,他必须在此地打开一个局面,以便后续行动!
\"既然智者如军师所言,吾等自当遵从!\"刘禅的柔弱性格此刻成为了一种智慧,这种时刻,一个软弱的君主往往无保留地信赖他的臣下。
\"幸得马超将军果决,现已突破北境,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出路,否则情势将更为危急。\"
徐庶轻轻松松地叹了口气,遥向远方的马超表达了感激,随后便毫不犹豫地接手了指挥权。
大军的领导权交给徐庶后,他立即召来新归营的向宠,同时找来庞统之子庞宏,命令他们率领士兵高调前往北地郡。
不必担忧曹魏斥候会错过这一幕,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看见。
与此同时,孟建统率的凉州援军不断抵达,虽然加大了后勤压力,但也使得军队更加宽裕。
此刻,向宠和庞宏正是去接收这些增援的。
而陈到则带领白眊兵保护刘禅前往附近侦查敌营,光明磊落地行进,丝毫不惧曹魏大军发现刘禅的存在,从而发动突袭。
大军公开扎营启程,在司马懿的视线之下从容缓行,仿佛要与司马懿正面交锋。
这一切情报都被曹魏斥候报告给了主将司马懿,询问他是否准备出兵与蜀军一决胜负。
在他们眼中,蜀汉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角色,若非顾忌生死,他们根本不屑一顾。
此时,向宠离开营地,刘禅脱离大军秘密侦查敌方动态,蜀军主力竟无视他们,径直朝他们方向行进。
这在他们看来,是赤裸裸的挑衅,嚣张至极。
不论王双等人因曹真留下的遗志愤怒跳脚,还是司马懿麾下将领忍受不了这侮辱。
\"恳请大都督发令,我等立刻整装待发,誓要活捉刘禅小儿,将其献于都督脚下!\"
发言者是曹真生前的心头好,猛士王双。他曾得罪雍州大多数世家,但凭借勇猛和战功一路晋升。
如今已坐上副军将军的位子,得知汉军动态后,他满心只想抓住他们,押送到曹真墓前斩首,以此慰藉曹真的英魂。
然而,他的激动并未动摇司马懿半分。面对这种情况,司马懿只说了个字:
\"守!\"
他不管汉军有何图谋,之前已试探过,对方实力不容小觑。
同时,他也已向郭淮等人下达命令,不管其他,一旦汉军试图再次穿越北地郡,立即切断他们的退路。
若要解除威胁,必须在北地郡与牛金展开殊死搏斗... ...
在遥远的长安,郭淮遵照神秘的预言,派遣无数神秘的斥候,潜入了魔法缭绕的长安,确保马超无法返回他的家园。这迫使马超与蛮荒的兽族势力——鲜卑人展开殊死战斗。
司马懿的固守如同一座坚不可摧的壁垒,令马超滞留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