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朝。”
随着太监的一句大喊,文武百官整齐有序的进入了大殿之内。
“众爱卿,都平身吧。”
“谢皇上。”
“今天,都有何事要上奏啊?”
“启禀皇上,老臣有事启奏。”
“哦,孙阁老,您要启奏何事?”
孙芳颤颤巍巍的从人群中站了出来,手上拿着一个奏章。
“皇上,北境战事有捷报。”
“什么?快说说看。”
小皇帝一听有捷报,很是开心。
“傅威将军所率二十万援军,于红岭山成功伏击银雪十万亲兵,毙敌九万余,斩获战马三万匹。”
“好,好,真是太好了,看那银雪还嚣张吗?”
“可是,皇上,虽说我军一时取得了胜利,但是,眼下南线又有了压力,实在是调配不出更多的兵力支援黑基城了。”
孙芳话锋一转,刚才令群臣喜悦的气氛瞬间消散了一大半。
“那,那你们内阁,现在想出什么办法了没有?”
“这.....皇上,办法倒是有一个,就是有些.....”
“什么办法?先说说看,大家一起谈论一下嘛。”
“是这样,我们四个内阁大臣商量了一下,现如今,我方与银雪勉强僵持住了,不如,趁这个机会,开启和谈。”
“和谈?”
“是的,其实,说是和谈,就是为了给咱们争取时间。”
“怎么说?”
“我们是这样想的,北面和谈期间,派人出使浑江天朝,修好南边。这样,我们就能腾出一些兵力,支援北方了。”
“嗯,这倒是个办法。你们觉得呢?”
“皇上,臣等也觉得,此法可行。”
“那行,那和谈的内容是什么呢?”
“皇上,这个就要看银雪提出的条件了,到时候,咱们再做应对就可以,反正也不是真的要谈出什么结果。”
“好,那派谁去?”
“人选嘛,我看就是秦国泰大将军吧,他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不可。”
孙芳话音未落,就有人提出了反对。
反对的人还不是别人,而是他同为内阁大臣的儿子,孙狄。
“孙狄,你什么意思?”
“皇上,秦国泰大将军,丢关失地,朝廷本应该就此追责的,怎么还能任命他为和谈的代表的呢?”
“这.....秦大将军也是没有办法,毕竟对面是八十万银雪大军,还是不宣而战。”
“是,皇上说的是。可是,即便这样,不追究他战败的责任也就罢了,怎么还能委以重任呢?”
“可是,选选择秦大将军,谁去合适呢?”
“皇上,臣愿意前往。”
孙狄竟然要自己前往,这可是很出人意料的。
“不不不,不行,你是内阁大臣,少了你,其他三人就更忙不过来了。”
“可是,皇上,派别人去,臣始终是有些不放心。”
小皇帝也很为难,一时间不知怎么选择,只好求助孙芳。
“孙芳,这件事,还是得你拿主意,毕竟,朕还未亲政,你才是内阁首辅。”
“皇上,老臣的意思,还是秦国泰最为合适,也算是让他戴罪立功吧。”
“父亲...”
“你给我闭嘴。”
孙芳一句低声呵斥,孙狄不敢再说什么。
“那好,就是秦大将军了,你们内阁,即刻拟旨吧。”
“是,皇上。”
朝廷的旨意,很快传到了黑基城。
“太上皇,您看......”
“让您和谈,您就谈呗,看看银雪想要什么,给他们就是了。”
“呵呵,要是真这么容易,那还真好了。”
红月提出的和谈建议,银雪方面并没有反对,毕竟,现在他们也在休整军队。
红月方面,和谈代表就是秦国泰。
银雪方面,和谈代表倒是有些出乎意料,竟然是纳兰依月亲自来。
而谈判地点,就选在了黑基城。
“这次,她可是真的要来了,你确定不躲一躲?”
“不,我又不怕什么,这是黑基城,她能把我怎么样?”
“行,你就在这等着吧,见了她,我看你还是不是现在这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