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悬念,造成读者长期的心理期待。可以说,从标题到正文到结尾,处处都有作者精心设置的悬念。
小说的叙事策略,一是借助全知视角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有选择的不露痕迹的“突出”恰到好处地营造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气氛,有助于暗设悬念;二是全知叙述者的有意省叙和叙述空白,造成相关信息的缺失而构建了一个又一个的悬念,使整个故事波澜迭起又难以预料;三是借助叙述视角的转换,加强故事的悬念感、戏剧性,为“欧·亨利式”的结尾营造气氛,打下基础。 小说的简洁性,主要体现为以实带虚的故事叙述和人物塑造。故事是双线进行,最后汇合的。也就是说,前面应当是夫妇双方分头为对方买礼物,然后再相互交换。但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却完全以德拉为中心,以德拉的行为为线索:只写了德拉卖掉头发买表链的过程,而没有写杰姆卖表买发梳的过程。实际上他们的想法是一致的,过程也近似,写了一个也就等于写了另一个。他们具有同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心灵,因而也就可以想到杰姆的行动和心理。这就叫做一实一虚,以实带虚,双线并行。这样写不仅节约了许多笔墨,而且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想余地。让人在欣赏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在作品的结尾作者打破了传统的“顺其自然式”的表达方法,采用了极端的“悬念式结尾”的写作技巧,情节出乎意料却又合情合理。让吉姆在最后才吐露真言:“让我们都把礼物暂放一边吧,它们实在太好了,目前尚不宜用。我卖掉金表,换钱为你买了发梳。”其实是欧·亨利精心安排的,由“含泪的笑”成功过渡到了“含笑的泪”,既是对普通百姓真挚情感的赞扬,也是对丑恶社会中压迫人性制度愤怒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