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暗的烛光微微闪烁,难以置信的奇迹诞生了......”
方寸斗室,男人身披薄衣,伏身案前,执笔落宣,文墨星点逐一在纸上晕开。
乌灰的笔墨滑染白纸,在一片沙沙的摩擦声里时间悄然流逝。
天色渐暗,黑色字迹不知不觉已涂满数页纸张。
皂白的纸张层层叠落,平放案前。
“终于。”
男人耷着眼睑略作感慨,他身体后仰,用食指揉搓胡茬,望着数小时的努力成果,心间不觉浮起欣慰之感。
他长出一口气,“还算不错么,”随手将笔搁置一旁,偏头看向窗外,顿然感有一种奇妙意境,仿若从某种状态脱离,重又回到了现实。
天边夕阳不再,屋外楼间已然热闹起来,隐约闻见孩童的嬉闹,细听,这生气十足的喧闹声中还夹杂着妇人的碎念与瓷碗碰撞水槽的清脆声响。
不觉间戌时已至,邻里街坊都已用过晚膳,洗刷起筷碗。
窗外纷扰,稀疏平常,男人瘫靠椅背,点燃香烟,叼在嘴角,烟雾轻吐,袅袅升腾混入屋外纷纷扰扰的人间烟火。
他揉了揉眉心,不觉得饥饿,只是灵感渐退,再难落笔成文。
也好,序章结束,今天先到这吧。
这是他第一次尝试创作长篇小说,不经意便沉浸其中,忽视了时间流驶。
总体来说,自我感觉良好,他觉着自己有一定天分。
他起身舒展略显僵硬的四肢,摆弄了两下抵墙放置的手办,拿起静躺在桌边的书籍,两步走到床边,一个侧身,顺势坐靠在床头,翻开手中这本封面泛黄的老书——《诸世纪》。
书脊有些破损,甚至脱胶,个别书页粘连在一起,时常影响他的阅读体验。不过他是个乐观的家伙,安之若素是人生态度,因为再无他法。
不是新书买不起,而是地摊五元更有性价比。据他所知这本书似乎已经停产,原因不明,他也不在意这个。
“这个男人有恐怖的名字,三姐妹......”书中如是写道。
他翻开下一页,标题醒目的写着‘拿破仑·波拿巴的出现。’
略读少顷,一如此前的章节,内容写的云里雾里。他遂又翻看了两三页,不住摇头,觉得看书没有缓解他的疲惫,反而更累了。
“别说读书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他随口哼哼了两句近来看到的心灵鸡汤,内心不以为然,读书固然助人成长,可其中的枯燥难熬也绝不做假的,世间哪有什么两全其美的事……至少穷鬼遇不到。
《诸世纪》的作者名为诺查丹玛,法国人,大预言家。
而他手中这本是经过翻译的中文译本,夹带不少译者的私货。
译者对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预言进行了编撰与整理,并作了一定程度的解读。虽说不少地方有了注释,但整体内容仍旧云山笼罩。
显然译者也是个谜语人。
‘当你看不清前进方向的时候,就多看书,阅读。’他不确定这话放在生活中的其他领域是否应验,但单单对于写作一行来说,这词句可谓是真知灼见。
思维枯竭就看点名著,偷……借鉴些桥段词句也是好的。
事实上,他不是神秘学爱好者,也没有探索历史的学者精神,更没有遇见更好自己的文青目的。
读书的原因仅是为了写作,通过阅读不同的名著,偷,不对,读书人的事儿怎么能说偷呢,应该是借鉴其中优秀的词句,丰满桥段、完善自己的作品。
最近他突生奇思妙想,决定整个新活,即写一本市面上极少的信仰题材的有关旧神的小说,注意这里的旧神不指克苏鲁,至少不完全是。
于此,在阅读此书之前,《圣经旧约》、《佛经撰编》等书中的经典词句都已遭他抄袭,不对,是他已拜读并作了相应记录,摘录进了他的写作素材。
毕竟这几本信仰文学的大成之作的作者都已经逝世多年,甚至无从考究其中词句的来源。
由于时间久远加之作者已经不在人世的缘故。这类作品无论如何抄袭都谈不上著作权保护这一说法,他是懂法律的。
阿门,愿上帝保佑自己。
当然,他偶尔会在借用词句时标明出处,以示他的道德涵养与法律意识。
他一直对暗黑信仰这一猎奇题材兴趣浓厚,从银河恶魔城到血缘诅咒,从黑魂3到黑神话悟空,从渎神1到渎神2,无论南北东西,地域国籍,这种骇人听闻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