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顾坐在床上,闭目感受着空窍。
空窍在李顾的腹部,却不与五脏六腑相融合,感受起来是大的,也是小的。
在蛊界,大多数人称它为元海,也就是空窍中的这片海洋,只要蛊师细细感受,就能感受到这片海洋真实的颜色是碧青的,而且十分浓稠,像是高汤并带着铜的光泽。
而这片元海也被称为青铜海,只有一转蛊师才会拥有的碧青色元海。
而这青铜海中的每一滴水,都是李顾的真元,它们每时每刻都会补充,将其补满。
李顾的空窍是七成八,所以这片青铜海就最多只有七成八,同时每时每刻的补充也会比七成八以上的慢。
所谓资质越高,需要补充的也就越多,空窍的补充也就越快。
而境界的划分也非常明显,小境界也是不变的,“初阶、中阶、高阶、巅峰”四种。
而此时,李顾只是一转初阶,而提升小境界的办法就是温养空窍,将空窍中的四层膜泡烂。
就像是结垢的牛奶一样,它外面会有一层膜,而空窍也是这样,每个不同小境界就象征着其中一层膜,分别是闪闪发光的光膜、像水一样但十分粘稠的水膜、类似于石头蛊空窍变成石头的石膜、晶莹剔透的晶膜。
只有将它们通通泡烂,李顾才能突破小境界。
于是,李顾一晚上没睡觉,就用来温养空窍壁上的光膜。
到了早上,光膜终于被磨去了棱角,变得更加圆滑,可终究没有破烂的厉害。
李顾也熬不住了,花了四五个小时将光膜磨去一部分,他已经心满意足了,用真元催动石头蛊,元海下降了四分,空窍壁化为了石头,随即躺下就休息了。
睡了一会,李顾听到了雄鸡的鸣叫,于是起床,顶着黑眼圈走出了门,感慨道,“这副身子太弱了,放在上一世可不经熬。”
李顾将之前埋母亲的铲子拿起,又拿起袋子,上了家门口的山。
到了山上,李顾环顾四周,喃喃道,“多半是这里了。”
随即将铲子插在土中,十分轻松的将土凿开,只看到一张血肉模糊的脸出现在李顾眼前,似乎还有什么东西在上面爬着。
“可惜了,蜈蚣中没有出现蛊虫,也没有出现百兽王。”
李顾用树枝将那些蜈蚣挑到袋子中,将袋子系好,又继续向下挖,五脏六腑几乎没有见到,但却看到了一些头发丝和指甲盖。
李顾看到这些连连后退,手里的铲子举在半空中,暗想到:“尸体在短短几天内不可能腐蚀的这么快,除非,有人来过或者有蛊虫野兽停留过。”
李顾将铲子紧握在手中,慢慢退下山,无论是哪种,他现在都不一定能打的过,看来只能等以后再来这里了。
刚下山的李顾看到阳炎大蟒和一众村民守在自己家门口,他们一个个都紧张的不行,李顾将沾染一些血和土的铲子放在树后,清理了自己身上的土,就走了过去。
他们其中有个人看到李顾,惊呼了一声。
“李顾在这!”
众人都转过身看向李顾,脸上也没了之前的紧张,只洋溢着笑容。
阳炎大蟒大喝一声,村民们都自觉让出一条路,让阳炎大蟒走过。
他看着李顾,有些不满,“你小子去哪了?”
李顾顶着黑眼圈,抬手道,“你闻闻我身上的臭味……我都好几天没洗漱了,就不能让我去洗漱洗漱呀,”李顾又将手放下,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本想着外面下大雨,山上总会有些水啥的。”
此时一个小孩小声嘲笑道,“他是傻子吗?昨天下的雨就那么短的时间,山上怎么可能会有小溪呀。”
阳炎大蟒倒是没听见,李顾可一字不落的全听见了,但还是强颜欢笑道,“大蟒大人,我们今天返程吗?”
阳炎大蟒挥了挥手,对着那些村民喊道,“你们还不快滚开。”
那些村民也识趣的离开了,阳炎大蟒叹了口气,摇摇头道,“你那叔叔太抠门了,一块元石都不给,我们只能走路回族了。”
李顾当然不会相信,但还是给了阳炎大蟒两块元石,并说道,“我只有这些元石了。”
阳炎大蟒半推半就的收下元石,点点头道,“有用,不过日后可苦了你了。”
阳炎大蟒从嘴里吐出巨型火蟒,随即跳了上去,李顾紧随其后。
花了三四个小时,二人来到了山脚上,阳炎大蟒显得很吃力的样子,他右手拿起一块元石,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