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尘似乎对彦生不识字并没感到意外,依然温和的笑着答道
“孔老道经。”
这个名字又成功的将彦生干沉默了,拿着这本似乎是几个圣人合体而来的书满脸不知所措,这本书如果敢出现在博物馆里,估计能给所有研究历史的学者都气死吧。
“这里面都讲了什么?”
彦生只能继续问道。
“主要讲太平要略。”
观尘向他讲解道,说完知道彦生肯定还是不懂,就更加耐心的放慢语速缓缓说道
“你来自边陲,这里尊崇信奉的一直都是外神,所以我才专门赶来这里,就是想告诉这里的人一些人族往事。
天地初开,人只有祖而无神,始祖创天地、孕育自然万物后,化身大道再不见踪影。
初始天下以女为尊,天下人都只有母而无父。
人间只有三事,繁衍、打猎、祭祀。
其中,祭祀是最重要的事。
无论是哪个部落,都要常常祭祀。
以三牲六畜为辅,以童男童女活祭。
以女为尊,是为繁衍,打猎则是为了存活。可大道初始,世间无论何物都颇为稀少,打猎无法真正的养活所有族人,于是争抢不可避免,杀戮则太常见,手段也极为残忍。
祭祀,便是为了赎罪,希望始祖可以容忍互相屠戮并眷顾自己部落。
这样野蛮的祭祀持续了很久,大道终于感应且愤然。天下便到处都是石女,猎物也纷纷成精,天灾不断降下,人族几乎要灭亡。
就在这危急时刻,初圣降世,力挽狂澜,以礼、技、器三圣器救世人出危急,在天下广招门生,倾囊所授,且将兴世绝学传给三个弟子。
天下再无征战,初圣获得了所有人祖的尊崇,他们都自发聚在初圣门下,以圣人弟子自居,甘心听从初圣的一切号令。
但这兴盛和大道降罪世人之意相逆,等人间再次繁花和平起来,又被大道感应,初圣便崩殂被大道吸收,不过圣学从此就在人间诞生。
所谓圣学,其实就是感应大道,借用大道之力,人要想使用大道之力,分别有三种办法,分别是以智,以灵及以力。
三个弟子分别学到三圣绝学之一,并愈加精通,但智、灵、力这三种感应大道的方法,却没有一个人能完整掌握,都只能选其一,后面的圣学弟子也全部是如此,智、灵、力只能选其一。
随着圣学被越来越多人祖们尊崇和学习,人族终于屠尽妖怪邪祟,再无敌手,但也因圣学大多数都是被男人掌握,咱们又进入了父姓时代,以男为尊。
可惜,没了敌人的人祖们反而内部纷争不断,愈加分裂,不仅重新分裂成各个部落,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交恶,彼此再次冲突征伐不断。
大道再次感应到人间杀戮之重,又降下灭顶之灾,各种天灾频频发生,人族再次陷入危急。
初圣的三个弟子,在这重重的灾难中反而感应到了大道之律,主动以各种方式以身入道,完成了对人祖的再次救赎。
三个弟子从此被称为人祖三圣,分别为天、地、人三圣,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三圣给人祖留下三圣迹,藏经阁,轩辕池和紫竹林。
这正是三圣当年感应到大道的地方,成了天下圣学门人成圣的入圣之法和福地。
人族强者通过学习初圣之学,修人智者可在藏经阁修炼入圣,修人灵者可在轩辕池修炼入圣,而修人力者可在紫竹林入圣。
据说,智圣上天,灵圣入地,人圣则可肉身成圣依然留在这世间。
大道吞噬了初圣和三圣之后,后续又吞噬了不少新圣,可能是吞噬的太多,便似乎有了人性,以后虽再有对人族的惩戒,但再不会降下灭族之罚,反而从此天人合一,越来越多的圣人可以轻易的感受大道、利用大道。
智、灵、力三种至圣之元在这世间也越来越充沛,《入圣三经》便开始在世人间流传,正是这《太平要略》——《老孔道经》,它本是依据三圣之学所著,三圣所讲十分高深,并非人人可修。
《老孔道经》据说是十二尊者将三家合一,通过同修同练,吐纳归一而将圣人所学修炼之法难度降得很低,人人可修,人人可学。
这也正是我圣门之学,救人族出水深火热,开万世之太平盛世便是我圣门历代目标。
圣门,一直都是人族绝学,也是人族唯一信仰。
可后来不知为何,各种外神突然在人间显现,通过展示各种神迹,成功